2021高考物理選修知識點
物理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我們的周圍,大至整個宇宙,小至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種種的物理現象。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物理選修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選修知識點
(一)
一、電動勢
(1)定義: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所做的功W與被移送的電荷q的比值叫電源的電動勢。
(2)定義式:E=W/q
(3)單位:伏(V)
(4)物理意義: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靜電力做功)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電動勢越大,電路中每通過1C電量時,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數值就越多。
二、電源(池)的幾個重要參數
(1)電動勢:它取決于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化學性質,與電池的大小無關。
(2)內阻(r):電源內部的電阻。
(3)容量:電池放電時能輸出的總電荷量。其單位是:A·h,mA·h.
(二)
一、導體的電阻
(1)定義: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叫做這段導體的電阻。
(2)公式:R=U/I(定義式)
說明:
A、對于給定導體,R一定,不存在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的關系,R只跟導體本身的性質有關。
B、這個式子(定義)給出了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
C、電阻反映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二、歐姆定律
(1)定律內容:導體中電流強度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適應范圍:一是部分電路,二是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
三、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1)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畫出的I-U圖象叫做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2)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學元件。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的電學元件。
四、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
(1)對同一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相同電壓下,U/I大的導體中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電流大。所以U/I反映了導體阻礙電流的性質,叫做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電阻不同的導體,導體的電流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三)
一、電功和電功率
(一)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場力所做的功稱為電功。適用于一切電路.包括純電阻和非純電阻電路。
1、純電阻電路:只含有電阻的電路、如電爐、電烙鐵等電熱器件組成的電路,白熾燈及轉子被卡住的電動機也是純電阻器件。
2、非純電阻電路:電路中含有電動機在轉動或有電解槽在發生化學反應的電路。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J),常用單位有千瓦時(kW·h)。
1kW·h=3.6×106J
(二)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銘牌上所標稱的功率。
實際功率:是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
用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
二、焦耳定律和熱功率
(一)焦耳定律:電流流過導體時,導體上產生的熱量Q=I 2Rt
此式也適用于任何電路,包括電動機等非純電阻發熱的計算.產生電熱的過程,是電流做功,把電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二)熱功率:單位時間內導體的發熱功率叫做熱功率。
熱功率等于通電導體中電流I 的二次方與導體電阻R 的乘積。
物理選修學習方法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物理選修學習技巧
興趣是思維的動力之一,興趣是一種強大而持久的學習動機,興趣是學好物理的潛在動機。從學生的角度看,培養興趣的途徑有很多:應該注意的是,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生產、現代科學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物理現象,運用了很多物理知識,如:說話時,聲帶在空氣中振動形成聲波,聲波傳到耳朵,引起耳膜振動,產生聽覺;當飲用沸水、飲水、墨水筆、大氣壓時有所幫助;行走時,腳與地之間的靜態摩擦有所幫助。將雜貨從米中移除,用浮力知識,用直筷子斜入水中,看上去就像筷子在水中彎曲、閃電形成等。在實踐中有意識地與物理知識相聯系,并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踐,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表明,物理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它是有用的。能極大地激發人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從教師的角度看:通過生動的學生熟悉實例,視覺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引入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物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文根據教材的內容,向學生介紹了物理學的歷史和進步,以及物理學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能夠看到物理學的應用,明確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的應用。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學生介紹中外物理學家探索物理世界的生動物理典故、軼事和神秘故事,并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思考問題。教師從這些方面,也可以使學生被動地對物理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物理選修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