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學科資料 > 物理 >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

國雄0 分享 時間: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大全

物理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我們的周圍,大至整個宇宙,小至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種種的物理現象。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高考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

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中物理原子結構知識點

1、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跟經典的電磁理論發生矛盾(矛盾為:a、原子是不穩定的;b、原子光譜是連續譜),1913年玻爾(丹麥)在其基礎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運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玻爾理論。

2、玻爾理論的假設:

(1)原子只能處于一系列不連續的能量狀態中,在這些狀態中原子是穩定的,電子雖然繞核運動,但并不向外輻射能量,這些狀態叫做定態。氫原子的各個定態的能量值,叫做它的能級。原子處于最低能級時電子在離核最近的軌道上運動,這種定態叫做基態;原子處于較高能級時電子在離核較遠的軌道上運動的這些定態叫做激發態。

(2)原子從一種定態(設能量為En)躍遷到另一種定態(設能量為Em)時,它輻射(或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這兩種定態的能量差決定,即

h=En-Em

(3)原子的不同能量狀態跟電子沿不同的圓形軌道繞核運動相對應。原子的定態是不連續的,因此電子的可能軌道的分布也是不連續的。

3、玻爾計算公式:rn=n2r1,En=E1/n2(n=1,2,3??)r1=0.53′10-10m,E1=-13.6eV,分別代表第一條(即離核最近的)可能軌道的半徑和電子在這條軌道上運動時的能量。(選定離核無限遠處的電勢能為零,電子從離核無限遠處移到任一軌道上,都是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所以在任一軌道上,電子的電勢能都是負值,而且離核越近,電勢能越小。)

4、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熱的方法,使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傳遞能量)。原子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時只能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而從某一能級到被電離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電離能的任何頻率的光子。

6、玻爾模型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引入了量子概念(提出了能級和躍遷的概念,能解釋氣體導電時發光的機理、氫原子的線狀譜),局限之處在于它過多地保留了經典理論(經典粒子、軌道等),無法解釋復雜原子的光譜。

高中物理運動學知識點

1、參考系: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①平動的物體通??梢暈橘|點。

②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③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人教版物理學習方法

一、不要“題?!?,要有題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系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眴?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復出現,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至于富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獲越大。解題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脫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并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解題有法,但無定法。所以,我們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種不同的題。首先,文理科的思維特點有差異,文科側重理性思維,而理科側重邏輯思維。數學偏重圖文與函數關系的分析推導,而物理突出具體問題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題方法也是隨題而變,不同題目的解題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統攬,或者用幾種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題目是千變萬化的。盡管解題要經歷審題(理解題意),解題(具體過程),答題(說明結果)幾個環節,但解題的方法是靈活的,因題而變??赡苁呛唵蔚?,也可能是復雜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綜合方法的適用。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種模型解題,它會束縛你發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讓你走進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的死胡同。提倡獨立思考,重在方法的遷移和變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么就什么,該用什么就用什么的理念解每道題,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使自己的腦子真正活起來,通過解題獲得成就感。

三、不貪難題,要抓“雙基”

題目有難易度之分。我們解怎樣的題更有助于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應該以解中檔題為主,這種題含有基礎性要求,同時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間。也就是說解這類題能駕馭自如,那么,面對有難度的題也不會一籌莫展,或膽怯退縮?,F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好高騖遠,熱衷于做難題。貪大求難,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題生威。究其原因,底氣不足,還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謂的難題就是綜合的知識點多,需要統籌的方法多,設置的情景新穎,問題的過程復雜,實際應用強。

但是,我們只要認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于轉化,復雜問題得到簡化。再則,再難的綜合試題往往設置了由易到難的思維能力梯度,使你逐級往上,不是壓根兒全然無知。因此,我們解題不必總覓難題。要抓基礎題和中檔題,逐步修煉,增強正確解題的自信心。

人教版物理學習技巧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關于基本概念,舉例子: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于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于任何情況,后 者是導出式,只適用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

要清楚基本概念,首先,反復看課本。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幾乎所有的尖子生都有如此的體會。課本是最好的老師。

很多同學會說:“課本那么簡單,而考試又那么難,看它有用嗎?”這種想法很不對。其實據我了解,但凡物理成績不好或平庸者,都是基礎知識不牢。 他們自以為學好了,但實際上卻沒有理解好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不信的話,你可以翻開課本目錄,一節一節地仔細回想相關的內容,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你的 不懂之處在哪里。對于一個物理概念,你要從深層次地去理解它。

比方說,兩個小球相撞,你從中能想到什么?動量方面有什么問題?能量方面有什么問題?――并不是非得做題目時才想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仔細一想卻可以想出很多問題來;并且,這類簡單小問題就是億萬考題之根源。

其次,做一些簡單的題目。這第二步和第一步一樣,被許多人瞧不起。

他們可能認為做那些簡單的題目是降低了他們的身份,抑或他們忙著做難題,沒“功夫”去做簡單題。何謂“簡單的題目”?就是那些直接考察基本定義、定理的題目,比如課本上的習題和稍微復雜點的題目。

做這些題目,目的并不是正確的答案,而是吃透這道題,從簡單題目中聯想出一些東西。一些所謂的難題,其實就是由幾個簡單題目組合而成。

然后,多看參考書上的例題,做一些中等難度的常規題目。我個人最喜歡看參考書上的例題,因為題量少,并且很典型,解答也很規范。課后,做幾道中等題目實踐實踐,效果往往很好――不求多,幾道足矣。還是老話,做完后好好回想回想,記筆記。


人教版物理萬有引力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與航天知識點總結

高中人教版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2021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2021

高中2021人教版物理重要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人教版重要知識點總結歸納2021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高一物理知識點人教版精選總結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

876982 青苹果乐园电影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第138页乱码_暖暖 在线 日本高清_超级乱淫校园tx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