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感受
推薦文章
你們知道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種狀態,不曉得伙伴們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感受【5篇】,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相關內容推薦↓↓↓
中華民族共同體心得【篇一】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提綱挈領,把教育工作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結合,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成為我們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重要指引。
歷經千年的深厚沉淀,民族團結早已像巍峨聳立的喜馬拉雅山一樣,牢牢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間;就像雄渾浩蕩的雅魯藏布江一樣,流淌在西藏百姓的血脈中。如今,沐浴著黨的好政策,西藏各族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珍視幸福團結。民族團結在西藏無處不在,廣播上聽到的是藏漢雙語廣播,大街上隨處可見藏漢雙語的廣告牌,學校采用藏漢雙語教學。
即便是在海拔4000米的羌塘草原深處,民族團結在這里隨處可見,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第二小學就座落在怒江河畔。一進入校門,校訓之頁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用藏漢兩種文字刻著:忠誠,忠于黨和祖國,忠于父母和老師,忠于學校和學習,做到誠實守信。
20__年10月1日,拉薩市北京中學師生在電視機前收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盛況,當威武的閱兵式開始,拉薩市北京中學師生心中激情澎湃、豪情滿懷,于千里之外見證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共同祝愿偉大的祖國明天更加繁榮富強。拉薩市北京中學高三6班學生格桑多吉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學生雖然身在邊疆,但心系祖國,我慶幸自己生在偉大的時代,相信今后不管遇到什么人生困難,想想身后有偉大的祖國,都會勇往直前?!?/p>
西藏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目標新任務,也要有新作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重大部署,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20__年9月25日,來自全國的140名志愿者抵達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拉薩羊八井鎮中心小學開展物資捐贈、愛心拍賣和一對一幫扶公益活動,許多志愿者還自發購買了保暖衣、書籍、玩具、文具等物品,全部捐給羊八井鎮中心小學的學生,譜寫了民族團結的時代贊歌,各族群眾互幫互助的動人故事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愛的種子,民族團結之花深深扎根于交流交融的土壤中,雪域高原上的各族群眾用真心和溫暖澆灌著民族團結之花。
教育要立德樹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使民族團結深深扎根在心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更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才能維護西藏和諧穩定、實現西藏繁榮進步。
教育要加強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蔽幕J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增進各民族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的支撐。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增進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心得【篇二】
民族團結誓詞碑樹立至今已經70年了,這個碑的樹立過程是我國老一代共產黨人尋求民族團結的一個創新典范,對今天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建設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951年1 月1 日,為紀念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的舉行,讓子孫后代永遠銘記民族團結會議的精神,普洱專區第一屆少數民族代表大會決定按照滇西南少數民族傳統舉行了有神圣意義的盟誓。全區 26 個民族的代表與地方黨政軍領導人按佤族的儀式剽牛喝咒水,宣誓立碑,碑文如下:“我們廿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 此誓?!笔脑~下面是參與“誓盟”的48 位各族代表用當時使用的多種文字刻下的各自簽名。
這就是云南著名的“民族團結誓詞碑”,堪稱新中國中華民族團結第一碑。這是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下,西南邊疆各族人民擁護新中國政權的具體行動,是西南邊疆各民族團結齊心建設新中國的象征,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探索和實踐中的偉大創舉,為新中國的民族政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云南很多民族中,儀式是神圣的,盟誓具有天地神祇作證的莊嚴意蘊。以這種“會盟立誓,刻石銘碑”的莊嚴形式來表達各族人民團結齊心、堅定地跟著中國共產黨走,齊心協力建設新中國的決心,反映了各族人民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信任,是一個莊嚴的承諾。
紅軍長征中經過四川彝族地區時,提出這樣的口號:“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并采取了一系列尊重當地民族傳統習俗的方式,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彝族頭人和民眾的信任,寫下了“彝海結盟”的民族團結佳話?!懊褡鍒F結誓詞碑”的盟誓,也可以視之為中國共產黨對這個優良傳統的發揚光大。
1949年 9 月,全國政協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其中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對大民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禁止民族間的歧視、壓迫和分裂各民族團結的行為”;“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少數民族,均有按照統一的國家軍事制度,參加人民解放軍及組織地方人民公安部隊的權利”“各少數民族均有發展其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應幫助各少數民族的人民大眾發展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建設事業”。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的民族政策的睿智和公平,得到了中國各民族民眾的熱烈擁護。
從上述盟誓中可看得出,中國共產黨以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和言必信行必果的真誠,贏得了各民族的心,促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這個民族團結誓詞碑建立以來,滇西南各民族團結一心跟黨走,共同維護了西南邊疆的團結穩定,無論風風雨雨,各民族始終堅守當年的誓言,用行動、生命和鮮血維護著滇西南邊疆地區的團結和穩定,并鼓舞了各民族團結齊心建設新中國的極大熱情。它不僅在云南,在全國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如今,經過盟誓樹立的民族團結誓詞碑已經遷入了寧洱民族團結園,為保護民族團結誓詞碑還建了八角亭。20__年,民族團結誓詞碑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民委將其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云南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促進了云南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社會和諧的局面,體現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同意識,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實踐和創新的成果,這個不朽的碑,對今天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建設,都有突出的啟示意義。
中華民族共同體心得【篇三】
1月8日下午,自治區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20__年第1次集體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心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自治區政府黨組書記布小林主持并講話。
會上,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專家應邀通過視頻作了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輔導。大家認真聆聽專家的講授和解讀,進一步深化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和認識。
布小林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準確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出的時代背景、深刻內涵,在民族工作中始終牢牢把握這一主線、鮮明地突出這一主線。要深化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
布小林強調,要牢牢把握民族團結這一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認真落實好黨中央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部署,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真正體現在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工作中,體現在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實踐中。
布小林指出,要牢記總書記關于“做民族團結工作重在交心”的重要要求,把“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的要求實實在在地貫徹下去。要把文化認同作為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革命歷史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在各族干部群眾心中深深扎根。
布小林強調,要不斷提升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政治能力,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深刻認識我區在全國民族工作大局中承擔的特殊重要責任,加強對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新的階段性特征的研究和把握,堅持“兩個結合”,正確處理差異性和共同性關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折不扣落實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我區民族工作的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在新時代繼續保持“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
自治區政府班子成員、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政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中華民族共同體心得【篇四】
新右旗位于祖國東北邊陲,中俄蒙三國交界之地。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有一支堅守信念、踐行忠誠的檢察隊伍——新右旗人民檢察院。
新右旗人民檢察院是由4個民族41人構成的集體,少數民族人數占全院總人數的93%,其中,蒙漢雙語檢察官6人,占全部員額檢察官的60%。自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院活動開展以來,該院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參與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始終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進步。
團結就是力量。疫情防控期間,新右旗人民檢察院干警輪班到管控小區執勤。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林左濤每日三餐一頓不落地送飯,讓干警們在寒冷中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翱埂摺陂g,人人爭先。天氣寒冷,但同事們仍然在全天候值班保障群眾安全,他們做的是大事,我做的是小事?!绷肿鬂f道。
每年3月都是草原上接羔保育的生產關鍵期。新右旗人民檢察院松佈爾、吉布胡楞、阿魯斯以駐村工作隊成員的身份踏上了新征程。
在單位結對幫扶的巴音嘎查,他們從早忙到晚,主動幫助牧民放羊、飲水、喂飼草、清理圈舍、消毒,確保牧民順利度過接羔保育的關鍵時期。團隊中的吉布胡楞是接羔保育方面的行家里手,牧民經常找他商議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松佈爾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為牧民提供接羔保育必需品和急需品等。阿魯斯則將每日開展的工作進行記錄登記,填寫好工作日志,制定工作計劃等。他們3個人互相配合,在駐村工作中不僅凝聚了戰斗力,更架起了與嘎查牧民之間的連心橋。
在疫情發生后,他們按照統一安排,第一時間開展駐村工作,積極投身到幫扶嘎查的聯防聯控工作中。草原上的牧民居住比較分散,他們一家一戶地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嘎查牧民送上口罩和消毒水等防控必備物資。在特殊時期,他們積極主動作為,戰“疫”戰“貧”皆不誤,當地牧民群眾親切地稱他們為“駐村隊三兄弟”。
新右旗人民檢察院全體干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保證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近3年,先后榮獲國家級獎項3項,自治區級獎項6項,市級獎項23項。在全市檢察系統目標化考核中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檢察院。自主研發的《草原檢察直通車》榮登全國檢察機關智慧檢務“32強”榜單,并被評為20__年度“內蒙古十大法治事件”。榮獲全區檢察機關創新創優項目一等獎,全市檢察機關“一院一亮點”創建活動一等獎。20__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全區學習使用蒙古語文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院干警用團結匯聚力量的成果。
今后,新右旗人民檢察院將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共譜民族團結之曲,共唱民族團結之歌,為新右旗社會政治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持續貢獻堅強的檢察力量。
中華民族共同體心得【篇五】
為教育引導全旗廣大教育工作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1月10日,我旗教育系統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副旗長薄志慧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
薄志慧指出,全旗教育系統要自覺強化理論武裝,打牢思想基礎,增強政治擔當,突出工作重點,切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堅定堅決踐行“兩個維護”。
薄志慧要求,要高度重視此次學習機會,推動全旗教育系統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堅決做好推行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開班儀式后,自治區宣講團成員張希梅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為題做專題報告。此次培訓為期3天,分批次覆蓋全旗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各級各類學校領導班子和教職工,通過集中封閉學、個人自主學、交流研討學、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教育引導全旗廣大教育工作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旗教育局黨組成員、全旗中小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教育局機關、教研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全旗各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幼兒園全體教師參加開班儀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感受相關文章:
★ 黨員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全文精選最新學后感心得2000字范文5篇
★ 心得體會范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