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實用文檔 > 心得體會 > 學習體會 > 2022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

2022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

福萍1147 分享 時間:

512紀念日是為了紀念發生在201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的“防災減災日”,今年是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范文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篇一

2008年5月12日,我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汶川發生了大地震,房屋倒了,親人沒了,家園瞬間成了廢墟。那一幕幕都揪痛了我們的心。同學們,為了引起我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增強災害風險的防范意識;普及防災減災的知識,增強綜合減災的能力。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近年來安全教育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小學生安全意識也隨之增強,防范能力逐漸提高,但是重特大傷亡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問題不容樂觀。面對每一次殘酷的事故,面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在瞬間逝去,每一個同學都應當視自己的生命為最寶貴的東西,都應當時時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借此機會,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在近期要特別注意以下安全問題:

1、上下樓梯安全。嚴格遵守學校上下樓梯制度,走規定的樓梯,禁止在集體上下樓梯時逆向行走,講究秩序,輕聲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發生。

2、交通安全。嚴守交通法規,過馬路時要先觀察車輛情況,主動避讓機動車輛。按時上學和回家,不在外逗留,盡量同學結伴回家。

3、夏季防溺水、防雷電、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安全。

4、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同學間遇到矛盾時,要冷靜、理智、友好地處理,自己若不能處理好的話,應該請老師幫忙解決。決不能感情用事,采用打架等暴力違法方式解決糾紛,更不能找人暴力解決。

5、心理安全。同學們心理上要形成積極、健康、自信、自強的樂觀品質,遇到心理問題要找好友、老師和家長幫忙疏導。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鐘長鳴!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篇二

對于地震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在中國近幾年就發生了兩起重大地震,而最近日本也發生了重大地震。在地震中我們要學會自救――當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能慌張,要鎮靜,如果來得及逃生,就要抓住機會,立刻沖出屋子,躲到空曠地;如果來不及逃生,就要立即躲在墻角或桌子下,然后抱住頭,等震波過后,跑到空曠地,你就安全了。除了自救外,我們也要注重合作,特別是在人多的場所,我們要聽從指揮在安全通道有序逃亡,如果慌慌張張,就很容易發生踩踏事件,加重人員傷亡。說到這些,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十分感人的一幕。棗桑中學位于綿陽,這所中學的校長十分注重地震逃生的演練,在災難突如其來時,學生們集體聽從老師的話,老師說:“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刻爬下去,震波過后,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跑出教室,全校2200名學生加上上百名老師在1分36秒中一個不少的集合在操場上??梢?,在地震中也少不了合作,只有合作,我們才會避免一些騷動事件。

如果你在逃生中不幸被樓板埋住,千萬別慌張害怕,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切不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還有,震后的心態也一定要好,不要聽取那些流言蜚語,要冷靜的采取行動,聽救援人員的安排,努力積極去配合救援人員,不可擅自行動,如果這樣就很可能造成二次傷亡。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以我們要先出我們的愛心,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這樣也是為防災減災做一份貢獻了。同學們,在遇到地震時,只要記住這幾點,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戰役”!

除了地震,還有很多自然災害,比如洪水、臺風、海嘯等等,這些災難雖說可怕。但是只要你掌握防災減災的知識,他對你來說也只是一個“傳說”。其實,我們不僅僅要學會防止、減少自然災害,而且也要注重人為災害。

人為災害,顧名思義,是指因為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災害,例如:火災、觸電、車禍、煤氣中毒等等。我們知道人為災害發生的頻率相當高,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會發生一起,他沒有自然災害可怕,也沒有自然災害財力損失嚴重,但它足以使幾個或一個,更多時候是很多人喪生,所以對于人們來說,人為災害也是不可忽略的。對于人為災害我認為完全可以避免,即使避免不了,我們也可以采取正確的逃亡方法。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防災減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讓災難離我們遠一些,讓幸福離我們近一些,防災減災,你我同行!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篇三

自然災害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災害風險總是伴隨在每個人的身邊。印度洋海嘯、卡特里娜颶風、汶川強烈地震、日本東海地震海嘯……一次次觸目驚心的災害,給無數家庭帶來災難,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創。我國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嚴重的國家,災害種類多、分布范圍廣、發生頻率高、災害損失重。全國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和海洋災害多發、易發地區。各種災害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從2009年開始,我們有了“防災減災日”,目的就是要喚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不斷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

在眾多災難中,地震是近幾年發生次數較多的一種自然災害。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令全國驚駭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萬人的寶貴生命,給受災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財產損失。就在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救援者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也許是這位母親感動了上蒼,女嬰含乳得以生還。這樣的鏡頭不僅使我感覺到了母愛的偉大,留給人們的更多的是辛酸。促使我思考:地震無法避免,那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給人類的災害呢?就在這次與傷亡最為慘烈的北川縣毗鄰安縣桑棗中學,2200名師生1分36秒安全撤除危險區竟無一傷亡,不能不說是奇跡。更促使我思考:防空防災,如何從我做起?

既然災難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們就不能坐以待斃!不能等著它們來危害生命,保護好自然環境,這就是我們人類所能夠做的最好的貢獻!我們要想把這些災難對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災難,還要懂得一些防御災難的小知識。比如:我們可以了解如何預防地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傷亡和損失:大門、樓道、走廊不堆放雜物,這樣更便于緊急疏散,災難若真的來臨了,不要驚慌,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當你在教室里,要在老師指定的方法下迅速躲避, 當你在家里的時候,最好躲在墻角,用枕頭保護頭部。 不管怎樣,保持鎮靜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上,災難到處都是,我不得不再次提起人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保護好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啊!災難其實并不可怕,只要人們增強防范意識,就能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預防災害的發生,使我們的明天更加光明燦爛!防災減災,從我做起;美好未來,你我共創!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篇四

今年的“5.12 ”是防災減災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讓我們刻骨銘心。雖然這次大地震傷亡慘重,但是也有不少人運用應急避險知識,挽救了寶貴的生命。

今天是全國第13個防災減災日,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場避震演習。

隨著幾聲長鈴響,只見正在上課的學生在老師指揮下趕緊雙手抱住頭,緊閉嘴巴,迅速蹲在墻腳下,或是桌子底下,并把身邊的書包等物品拿起放在了頭頂上,保護頭部不受損傷。

“同學們,不要慌張,迅速到門口排隊?!贝蠹衣牭街芾蠋煹拿?,頂著書本,立即跑到走廊排好隊。

這時,樓上的許多同學已經擁到了樓梯口,見我們準備下樓,主動讓在一邊。我們為了節省時間,不假思索地跑下樓。

操場上已經聚集了許多同學,大家都安然無恙。

雖然這只是一次演習,但是卻讓我們了解了更多關于避震的知識:當地震來臨時,在教室里的學生應用書包護頭,躲在課桌下或課桌旁。地震過后由老師指揮,有秩序地撤離教室。在室外的學生應該避開玻璃櫥窗,高大建筑物,蹲在空曠場地,雙手護頭,等待救援。切記:千萬不要跳樓。

從發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幾秒的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瞬間冷靜地做出正確的抉擇。

如果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要有堅定的求生意志,消除恐懼心理。能自己離開險境的,應盡快想辦法脫離險境。要知道堅定的求生一直可創造奇跡。如果不能自我脫險,應設法先將手腳掙脫出來,清除壓在自己身上特別是腹部以上的物品,等待救援。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開始捐款物資,有的捐款,有的捐物,有的獻血,大家紛紛捐獻愛心送給同胞,表達自己對災區人民的幫助。菜農捐出了充滿自己心血的菜,讓災區人民有新鮮的菜吃。志愿者們幫他們抬東西,齊心協力地幫助災區群眾。

大困難除以十四億,將會變得微不足道,一點愛心乘以十四億將會搭起一座愛的橋梁。愛如一盞燈,每一個人點一盞,黑暗將會被照亮得像白晝一般。愛如一滴水,如果每一個人都獻出一點愛,那么將會匯成愛的海洋。無論是多大的困難,在我們的面前將會低下高傲的頭。

一邊是死的悲哀,讓人唇亡齒寒;一邊是生的進取,讓人堅持不懈??吹綖碾y中生死兩茫茫的場面、活著的親人揪心的牽掛,一種震撼的念頭就是:“活著,真好!”讓我們為遇難的不幸人們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災區的老百姓們寄以最誠摯的問候,希望他們能直面災難,堅強的生活下去!

演練結束后,我們回到了教室。我想:“我體會到了災區的小朋友的心情!同時,也為那些不知道自救方法的小朋友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痛心。同學們,讓我們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吧!感謝學校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篇五

自從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人們就做了各種各樣的防備地震的儀器。但是災難還是接二連三地發生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許許多多的生命被死神奪走,一切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防震減災刻不容緩。為了在地震時保護好自已的生命,我們學校組織參觀了高埔崗街道綜合文化站的防震減災科普室,通過這一次參觀學習,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珍貴,對于地震災害我們要防患于未然。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來到這里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通過文化站的老師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而產生的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原來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又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往往是形成三角空間,這是我們幸存的安全地點。如果是在樓房內,我們可以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如果是在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則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

一旦地震真的發生,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這次科普展的內容豐富多彩,最讓我震驚的是在青海玉樹地震時,我們救援隊花了4個小時救了一位小姑娘,這種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棄的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剎那間,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不被困難打垮的那種奮斗精神,我愛我們的祖國!這次防震減災科普展出給我了啟示:珍愛生命,防患未然!


2021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相關文章:

2021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體會觀后感5篇

2020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心得體會5篇

2021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總結5篇

2021全國防災減災日工作總結范文5篇

2021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專題教育片觀后感心得五篇

5.12防災減災日主題班會記錄內容2021

個人防災減災工作總結范文大全

觀2021《擺脫貧困》專題片心得感想啟示五篇

2021年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最新5篇

2021七一建黨一百周年感想心得啟示五篇

2022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心得感想和啟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845199
青苹果乐园电影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第138页乱码_暖暖 在线 日本高清_超级乱淫校园tx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