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5篇
“八一勛章”長城,象征人民軍隊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橄欖枝,象征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5篇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 【篇1】
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在云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作業組長杜富國帶戰士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
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巖:“你退后,讓我來!”艾巖后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發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沖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杜富國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正是由于杜富國這舍生忘死的剎那一擋,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這一關?!币晃会t療專家說,從傷員杜富國身上,他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軍人的鋼鐵意志。正在逐步恢復的杜富國,對未來有很多設想:做播音員、學盲文、寫掃雷隊每個人的故事……激勵更多人。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篇2】
錢七虎,男,漢族,江蘇昆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是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上世紀60年代,他以優異成績從國外軍事工程學院畢業,懷揣許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50多年來,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創建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退休后,仍活躍在國家戰略防護工程建設前沿,積極為川藏鐵路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論證建言獻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助貧困學生,捐款650萬元支持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篇3】
聶海勝,男,漢族,湖北棗陽人,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現任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他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專業技術、任務模擬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各項考核。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同乘組航天員密切配合,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2021年6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57歲再上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任務,在軌駐留3個月,精心組織空間站兩次出艙活動,有效檢驗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實現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他一心只為飛天,始終用遨游太空的壯麗航跡書寫對黨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05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航天功勛獎章”。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篇4】
聶海勝,男,漢族,湖北棗陽人,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現任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他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專業技術、任務模擬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各項考核。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同乘組航天員密切配合,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2021年6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57歲再上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任務,在軌駐留3個月,精心組織空間站兩次出艙活動,有效檢驗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實現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
他一心只為飛天,始終用遨游太空的壯麗航跡書寫對黨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05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航天功勛獎章”。
2022八一勛章個人事跡【篇5】
杜富國,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參軍入伍,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人物”榮譽。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狈Q號。
杜富國出生在湄潭縣太平村,坐落于遵義這個革命老區的一隅,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杜富國從軍報國的志向明確,19歲的他經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云南邊防某部的一名戰士,他工作盡心盡責,訓練努力刻苦,淳樸、勤奮、鉆研,成立領導眼中的“好苗子”。
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卻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中。
在杜國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擔當”的真正含義,擔當不僅要敢于擔當,也要善于擔當。在杜國富身上,當面對危險和死亡的時候,他選擇了讓戰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無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擔當”二字的最好解釋。
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誤面前敢于承擔責任,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黨的干部要善于擔當,要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重調查研究,加強業務能力錘煉,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把擔當職責履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