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一起看看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歡迎查閱!
更多“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內容推薦(↓↓↓)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地震來了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2、讓幼兒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地震來了我不怕》的課件,沙發,床,餐桌,衛生間,廚房,窗戶的圖片各一張,地震后的圖片三張,地震預警信號錄音,墊子,枕頭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播放《地震來了我不怕》中的地震畫面。
1、你看見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2、地震來了,你感覺怎么樣?你為什么害怕?我們中國和哪一個國家遭受了地震?你看見了什么?
(二)家里的逃生自救
討論1:地震來時你在家里,你會怎么辦?
討論2:在地震中,我們應當首先保護身體的哪個部位?
教師:地震時我們應當首先保護自己的頭部,只有頭不受傷害,保持頭腦清醒,我們才能想問題。所以要保護頭,我們在躲藏時應該怎么做?
(三)教室里的逃生自救:
討論:地震來了,在家里我們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躲,所以我們還怕不怕?那要是我們在教室里又該怎么辦呢?
1、我們說了地震中我們要先保護自己的哪里?怎樣保護?教室里我們有什么可以用來保護自己的頭?
2、你會選擇躲在教室里的什么地方?
引導幼兒知道地震來了可以用書包或者書護住頭部躲在課桌下面,也可以躲在廁所里。
(四)商場內的自救
討論:地震來了,如果你在商場里,你會怎么辦?
地震來了,如果我們在商場里,首先不要慌張,聽從商場工作人員的指揮,順著安全通道,迅速跑到外面,尋找空曠的地方抱頭蹲下。
(五)假如我們被埋在地下怎么辦?
1、討論:假如被埋在地下怎么辦?
2、當我們被埋在地下,首先要大聲喊:救命!當我們沒有力氣喊救命的時候,就用身邊的石塊或其他的只要是硬的東西,敲擊管子之類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來呼救。
(六)我為災區做什么
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全國和世界的人們對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我們在地震中重建家園,我國的云南盈江遭受了5、8級的地震災害,日本人民遭受了九級大地震,他們正在經受災難,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呢?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2
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結合圖片講述地震來臨時的情況。
2.小朋友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3.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幼兒討論)
二、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
如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三、組織幼兒“實戰演習”。
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遇到突發事件時不慌張;
2、學習地震時安全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防空報警音樂、用紙殼制作的大石頭。
活動過程:
1、介紹安全避震的方法。組織幼兒討論,發生地震時,什么地方比較安全?小朋友會怎樣做?小結,樓房:墻角、衛生間、廚房等較小的地方;平房:桌下、床下;農村:跑到空曠的田野等地方。
2、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要及時躲藏。地震雖然很厲害,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小朋友們不要慌張,要及時躲藏。
3、游戲活動“發生地震時我不慌”
(1)帶領幼兒進入布置好的場地。
(2)游戲方法:聽防空警笛聲,幼兒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師手中拿一塊地震時要掉下來的“大石頭”,“大石頭”落到誰的身上,就被砸傷了,不要互相擁擠,躲好之后就不要隨便更換地方。
(3)播放快樂的音樂,小朋友自由活動。
(4)教師發口令:“地震了”(播放防空報警笛聲)幼兒自己躲避。
(5)警笛聲停,教師檢查幼兒躲避的情況,看“大石頭”能否“砸”到小朋友。
(6)評價游戲情況,對躲得快、躲得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延伸活動:1、了解不同場所的避震自救方法;2、游戲:火警119。
區域活動:提供各種報警電話號碼。
活動反思:
孩子們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覺,也是第一次進行地震演習活動,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每一個幼兒都表現得很熱烈。他們對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毫無經驗可言,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和逃生,但經過這一次活動之后,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鉆的技能較低,今后需加強鍛煉。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