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百花齊放政治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宋佳0 分享 時間:

推薦文章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與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教案相關的所有資訊,希望我們所做的能讓您感到滿意!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教案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國文學藝術創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學事業的繁榮及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作的新成就;新中國影視藝術、繪畫、書法和戲劇、音樂舞蹈等藝術的迅速發展;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2.通過對新中國文學藝術成就的講述,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熟悉的文藝作品,加深對新中國文學藝術創作主旋律的理解,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和說明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我國文藝繁榮、體育運動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各種類型、層次的問題,促使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

  2.通過小組競賽、討論、集體交流、信息發布等方式,推動學生間的合作和互動。

  3.通過復述、演示故事情節,使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文學習,使學生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藝術創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出現兩個高峰,產生許多優秀作品。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斗爭,頌揚社會義革命建設風貌和改革開放分別是這兩個時期文藝創作的主旋律。

  2.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及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廣泛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是新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和運動水平不斷提高的根本保證。

  3.申奧成功是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及國際地位提高的重要標志,每個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為之振奮。從而激勵青少年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新中國的文學藝術和體育事業的主要成就。突破的方法是①把班級同學分成三個小組,課前按文學、藝術、體育三個子目查詢資料,并把體育這一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問題交給第三小組,讓學生講述,體現小組間合作學習這一理念。②在教學中注意情境教學與問題探究式教學相結合。③通過圖片、視頻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拉近歷史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難點:如何結合學生對新中國文學藝術和體育事業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認識水平進行教學。處理方法:①通過課前預習、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②通過設計競賽題,組織小組講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問題情景導入】

  教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兩幅照片,它們體現了我國體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全中國人民身受鼓舞,這組照片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學生:北京申奧成功。

  教師:對,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18時11分),是中國體育的一個歷史性時刻,一個特大喜訊降臨華夏大地: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主辦權屬于中國,屬于北京。申奧成功,炎黃子孫無不感到歡欣鼓舞,它不僅反應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巨大發展,更是對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綜合國力提高的一個肯定。除了體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外,新中國的文學藝術也獲得繁榮發展。具體都有哪些內容?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一、文學的繁榮

  1.“雙百”方針的提出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教師: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學藝術的基本方針,也是黨領導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針。它是50年代,黨在指導文藝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逐步提出來的,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向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系統地闡述了黨中央提出的“雙百方針”,從而在文藝界和科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活躍起來,許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現實生活、題材新穎、風格各異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第一段小字內容,結合課前查詢的資料,看一下在“雙百”方針的指導下,文學上取得了哪些成就?然后填表:

  表一: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前)的著名文學作品

  類別 名稱 作者 內容

  優秀長篇小說

  童話作品

  話劇

  學生:優秀長篇小說主要作品有描寫地下工作者斗爭的《紅巖》,反映青年學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描寫改革開放后農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平凡的世界》,反映當代少年兒童生活的《草房子》等。童話作品是《寶葫蘆的秘密》,話劇是《茶館》等。

  教師:開拓學生思路,介紹一到兩部文學作品(略)。

  教師過渡:“____”是一場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空前的____,它從1966年開始到1976年結束,歷時整整十年,其對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造成了極其深遠的破壞性影響,知識分子在這場運動中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____開始后,文藝界遭到滅頂之災,除了少數緊跟當權者外,幾乎所有的作家、藝術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勞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殘,給當代中國文藝事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災難?!癬___”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創作的春天。

  2.“____”后的文學界

  教師: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描寫,回答“____”以后的作品都分成哪幾種?

  學生:先是一些反思“____”的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開放內容的作品,還有一些弘揚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教師:“文藝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文藝創作有了新的突破”,如發表于1977年的短篇小說《班主任》(劉心武)和發表于1978年的短篇《傷痕》(盧新華)。這些藝術上顯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學“解凍”的一些重要特征:對個人的命運、情感創傷的關注,和作家對于“主體意識”的尋找的自覺。

  以1985年前后為界,80年代文學可以區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前期,文學主題可以說都與“____”的“歷史記憶”有關,是親歷者對“歷史災難”所提供的“證言”,以及對于“歷史責任”(“誰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

  在小說創作上,出現了“傷痕小說”和“反思小說”的潮流;80年代后期小說創作的“熱點”是所謂“先鋒小說”和“新寫實小說”。它們看起來走著不同的道路:一是十分重視“形式”;另一是關心“題材”的價值,著重表現現實社會的人生問題和困境,向“寫實”的傳統方法“回歸”。

  “____”后文學領域里的另一件大事是茅盾文學獎的設立。茅盾文學獎是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啟動。迄今為止,已舉辦了五屆。下面是每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投影顯示]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東方》魏巍

  《將軍吟》莫應豐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芙蓉鎮》古華 《冬天里的春天》李國文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黃河東流去》李準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張潔 《鐘鼓樓》劉心武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平凡的世界》路遙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風流》孫力 余小惠 《第二個太陽》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戰爭和人》(一、二、三)王火 《白鹿原》(修訂本)陳忠實

  《白門柳》(一、二)劉斯奮 《騷動之秋》劉玉民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塵埃落定》阿來 《長恨歌》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王旭烽 《抉擇》張平

  教師:在文學發展的同時,我國的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影視、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雜技等都取得很大的成就。

  二、藝術的成就

  教師:你喜愛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及其他文藝作品有哪些?請說說理由。

  學生:競相回答。學生的回答將更富有時代性和個性特點。教師要教育學生熱愛健康有益的藝術作品,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師:看教材的小字段,然后填寫下面的表格。

  學生:看書、填表、回答問題。

  列表二:建國以來的優秀藝術作品

  類別 代表作品 主要內容

  電影

  電視連續劇

  大型舞劇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文藝作品圖片或精彩片段,如:(如油畫《開國大典》、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戲劇《紅燈記》、小提琴曲《梁?!?、動畫片《海爾兄弟》、電影《林則徐》《紅高粱》《老井》《一個都不能少》、小說《紅巖》圖片、毛主席詩詞朗誦等。教師邊放邊讓學生說出這些文藝作品的名稱。

  教師:濃濃的藝術氛圍感染著我們,經典懷舊的歌曲打動了我們,請問同學們在文學藝術方面有什么愛好?你是怎樣發展自己愛好的?

  學生:踴躍搶答。愛好廣泛,包括繪畫、書法、朗誦、唱歌、玩電腦等等。

  教師強調:發展興趣愛好、培養高雅情趣,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但應處理好興趣愛好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使兩者相輔相成。

  教師:相信一些同學除了對文藝感興趣外,還對體育特別感興趣,對體育感興趣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回應:

  教師:請說說你喜歡什么體育運動?并向大家介紹一位你喜愛的體育明星。

  學生回答:教師要注意讓盡可能多的同學有發言的機會。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體育普遍感興趣,下面我們有請第三小組的同學來講述第三個問題:

  三、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1.群眾性體育運動的發展

  2.競技體育的成就

  第三小組主持人:大家都知道2001年7月13日,中國已經申奧成功,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屬于北京,體育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那大家對我國的體育事業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知識競賽。

  (知識競賽過程:略)

  第三小組主持人:從剛才的知識競賽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祖國的體育事業是非常關心的。走向世界的體育強國這個子目,我們小組把它分成兩個問題來講述,第一個是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第二個是競技體育的成就。下面請我們小組的代表結合我們制作的課件來具體講解:第三小組代表: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體育強國,可是誰又想到中國人曾還被外國人恥笑是“東亞病夫”。

  解放以前,我國體育活動無人過問,使得群眾性的體育運動得不到開展,體育運動的水平極低,國民體質很差,體育事業非常落后,外國人恥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在國際比賽中,中國運動員根本沒有地位,沒有拿過一塊獎牌。一家外國報紙曾刊登一幅漫畫,畫的是中國人站在大鴨蛋旁看奧運會獎牌。新中國建立以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人民體育運動。

  毛澤東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并且多次橫渡長江,為全國人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毛澤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下,群眾性的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工廠、學校、部隊、機關普遍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農村中的體育運動也迅速發展。

  在普及群眾性體育運動的基礎上,競技體育水平也迅速提高。1956年,陳鏡開打破最輕量級挺舉世界記錄,標志著中國運動員在世界體壇上開始站起來了。1957年,鄭鳳榮縱身一躍,創造了女子跳高新的世界紀錄,這是中國第一個田徑世界紀錄。

  (媒體顯示:《鄭鳳榮縱身一躍》的圖片)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上奪取了男子單打世界冠軍,(媒體顯示:《容國團載譽歸來》圖片)這是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大大推動了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1960年,中國運動員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地球之巔,創造了登山世界紀錄。(媒體顯示:《五星紅旗插在了地球之巔》圖片)這是中國登山隊1975年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的情景。截止到1998年年底的統計數字表明,中國共奪得了1206個世界冠軍,創造、超過了962項世界紀錄。

  1984年,中國代表團首次全面參加奧運會,在這一年的第23屆奧運會上許海峰勇奪第一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媒體顯示:許海峰奪冠的圖片)從此以后,中國的體育健兒在世界大賽中一次次勇奪冠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播放錄相片段或畫面:中國運動員在26屆奧運會上奪冠的精彩場面或領獎瞬間)中國不僅取得了這么可喜的成績,而且還在1990年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并將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讓我們大家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北京能成功舉辦奧運會獻上自己的一分力,最后讓我們齊聲高唱《奧林匹克風》(全班齊聲高唱《奧林匹克風》)

  師:第三小組的介紹真是激動人心,從站在鴨蛋旁看獎牌,到28屆奧運會上中國一舉奪得金牌32枚,金牌榜位列世界第2位,五星紅旗一再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頻頻高奏,此情此景曾使多少中國人熱淚盈眶,今天的中國體育,其作用和意義已遠遠超過了體育本身的范圍。體育事業的成就,運動員為祖國榮譽而拼搏的精神風貌,曾振奮了海內外多少炎黃子孫的民族自尊心,激發了多少條戰線的巨大熱情。

  教師畫龍點睛:我國正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作用中不斷崛起。我堅信,到了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的時候,全世界將欣喜地觀賞到中國龍在東方盤旋升騰的壯觀場面。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第三小組的介紹。

  師:剛才我們一起了解了新中國的文學藝術、體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我腦子里一直在想著這么一個問題:社會主義時期的文藝、體育、衛生事業能如此蓬勃發展,取得這么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略)

  生(甲):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

  生(乙):各級文藝、體育、衛生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結果。

  師:的確是這樣。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支持,沒有各級文藝、體育、衛生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刻苦鉆研,也就沒有這樣喜人的成果。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為新中國取得這么巨大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又應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很重,那就是該怎樣把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搞好,共同來建設繁榮昌盛、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十、課堂小結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一節課所要了解和掌握的內容。

  板書

  第20課 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

  一、文學的繁榮

  1.“雙百”方針的提出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2.“____”后的文學界

  二、藝術的成就

  三、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1.群眾性體育運動的發展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教案二

  第20課 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

  課型:新授課 年級: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

  時間:2013年5月30日 教學模式:先學后教,合作達標

  執教老師:李曉華 單位:滕州市大塢中學

  教材分析

  本課位于《中國歷史》八年級下P102——107,新中國誕生后,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迎來了兩個創作的高峰期,出現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中國人為之驕傲為之振奮的一顆耀眼金星。中國從昔日的“東亞病夫”到亞洲體育強國再到“走向世界的體育強國”,代表了中國崛起的新形象,不但證明了中國人的能力,而且贏得了世人的信任,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將再度翻開中國體育事業的新篇章。

  二、課程標準:

  了解我國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的主要成就。 三、學習目標:

  1、歸納掌握新中國誕生后文學藝術、體育的發展情況;

  2、分析我國文學藝術、體育蓬勃發展的原因;

  3、通過學習“走向世界體育強國”,了解中國體育從“東亞病夫”到亞洲體育強國。

  四、知識重難點:

  重點是文學藝術的發展和走向世界的體育強國

  難點是了解文學作品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其反映的是社會方方面面的內容,必然賦予強烈的時代特征,深深地滲透著歷史發展的印跡。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圖片和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引導學生討論向大家作些簡單的介紹?教師以此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展示學習目標:

  學生對照大屏幕讀目標。教師指明重點和難點。

  (三)、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指導(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1.為什么說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人了新的時代?

  2.為什么____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工作者迎來又一個創作的春天?

  3..你知道哪些文學藝術作品的形式?

  4.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比賽項目取得哪些讓世人矚目的成就?

  5. 發展體育運動除了在比賽場上為國爭光之外,還有什么現實意義?

  出示自學檢測:

  一、文學的繁榮

  1.伴隨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 、

  ”方針的提出,使文學藝術創作出現嶄新的局面。

  2.____后,文藝創作又迎來一個春天,其類別有:

 ?、?;

 ?、?;

 ?、?。

  3.矛盾文學獎的設立:

  年,第一屆矛盾文學獎評選揭曉,獲獎的有 、 等。

  二、藝術的發展

  新中國影視藝術發展迅速,請你舉出五部優秀作品:

 ?、?/p>

 ?、?/p>

 ?、?/p>

  = 4 GB3 ④

  = 5 GB3 ⑤

  三、走向世界的體育強國

  1.新中國誕生后,群眾性體育活動普遍開展起來,毛澤東更對學生提出_______ _的要求, 20世紀90年代,國家把_______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度,大力開展______運動。

  2.新中國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四)、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展示)

  一、文學的繁榮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P102教材,了解建國后我國出現的一批優秀文學作品,教師簡介作品。教師向學生介紹茅盾文學獎,以及獲獎的優秀作品。并向學生介紹____后的優秀作品。

  組織學生討論回答: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館》里說:“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蹦阍鯓永斫膺@句話?(文學作品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源于社會而奉獻于社會,取之于人民而回報給人民。

  二、藝術的發展

  指導學生閱讀P103教材,再通過一組圖片了解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出現的一批優秀影視作品。通過欣賞戲曲片段,了解建國后我國戲曲的發展。

  1.找學生介紹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藝術的發展及成就。

  2.請一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100頁“文獻資料·艾青的詩句”,提問:這些詩句中的“出發”和“到達”說明了作者的心境怎么樣?(出發=事業的開始,到達=事業成功。詩人借水手之口,表達了渴求事業成功的心境。)

  三、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教案三

  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的繁榮。

  2.掌握新中國成立以來藝術的發展。

  3.掌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走向體育強國的歷程。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新中國文學藝術成就的講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熟悉的文藝作品的內容,加深對新中國成立后這一時期文學藝術創作主旋律的理解,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和說明問題的 能力。

  2.通過對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和繁榮概況的講述,引導學生分析我國體育運動水平和我國人民體質迅速提高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新中國成立以后,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斗爭,頌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風貌,是這一時期文學藝術創作的主旋律。

  2.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藝術創作在五六十年代和粉碎“____”以后,先后出現了兩個高峰,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

  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體育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是新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和體育運動水平不斷提高的根本保證。

  ●教學重點

  新中國的文學藝術和體育事業的主要成就。

  ●教學難點

  如何結合學生對新中國文學藝術和體育事業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認識水平進行教學。

  ●教學方法

  1.概述法。先對課本上列出的內容作一簡單的概括,使學生在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2.典型例子分析法。通過對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學生從內容上理解文藝成就。

  3.音像輔助法。通過音像輔助,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本課內容。

  4.比較分析法。通過建國前后體育發展狀況的比較,提高學生的認識程度。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相關音像制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示例一]請看投影。

  [投影顯示]

  同學們,投影中顯示的照片是1962年周恩來于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成功演出百場時,在舞臺上和郭沫若及導演、演員合影的留念。在這部歷史劇中,郭沫若在史學研究的基礎上,一反以往文學作品里否定武則天的寫法,而是以嶄新的開拓性思維,讓武則天以開明君主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從這個劇中,不難看出郭沫若既是杰出的劇作家,又是才華橫溢的詩人,還是功底深厚的史學家。他是從舊中國走進新中國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新中國的文學藝術是怎樣繁榮發展的?體育事業有哪些成就?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板書]第20課 百花齊放 推陳出新

  一、文學的繁榮

  1.“雙百”方針的提出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教師講解]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學藝術的基本方針,也是黨領導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針。它是50年代,黨在指導文藝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逐步提出來的,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1951年,中國國內關于京劇的發展問題出現了爭論,有的主張全部繼承,有的主張全部取消,毛澤東為此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主張對待京劇藝術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以繼承。1953年,毛澤東就歷史研究工作的方針,提出要百家爭鳴。

  在此基礎上,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5月2日,毛澤東又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實行“雙百方針”。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向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們系統地闡述了黨中央提出的“雙百方針”,從而在文藝界和科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活躍起來,學術文化各部門都比過去表現得更加活躍,顯示出生氣勃勃的景象。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第一段小字內容,看一下在“雙百”方針的指導下,文學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在“雙百”方針的指導下,許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現實生活、題材新穎、風格各異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長篇小說主要作品有描寫地下工作者斗爭的《紅巖》,反映青年學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描寫改革開放后農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平凡的世界》,有反映當代少年兒童生活的《草房子》等。此外還有童話作品《寶葫蘆的秘密》,話劇《茶館》等。

  [教師例解一]《茶館》故事梗概是:

  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館卻依然一派“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卜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年輕精明的掌柜王利發,各方照顧,左右逢源。然而,在這個“繁榮”的背后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太監買老婆、愛國者遭逮捕。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深受苦難,北京城里的大茶館都關了門,唯有王掌柜改良經營,把茶館后院辟成租給大學生的公寓,正廳里擺上了留聲機。盡管如此,社會上的動亂仍波及茶館:逃難的百姓堵在門口,大兵搶奪掌柜的錢,偵緝隊員不時前來敲詐。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撐著茶館。

  日本投降了,但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又使人民陷入了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沖直撞,愛國人士慘遭鎮壓,流氓特務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經營了一輩子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

  這時,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過的正人君子常四爺,一位是辦了半輩子實業結果徹底垮了臺的秦二爺。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凄慘地叫著、笑著。最后只剩下王利發一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一生的 地方。

  [教師例解二]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初稿系五幕劇,完成于1960年1月10日,發表于同年5月號《人民文學》雜志;后幾經修改,于1962年6月20日定稿,改為四幕劇,于同年10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郭沫若萌生創作《武則天》的念頭,始于1959年6、7月間。1959年6月29日至7月11日,郭沫若離京赴安陽、鄭州、洛陽、三門峽、西安、太原等地考察訪問,因在洛陽參觀武則天捐助脂粉錢修造的大奉先寺石窟有所感觸而引發了創作激情。

  郭沫若在游覽龍門時,曾作過《訪奉先寺石窟》一詩,其中云:“萬軀殘佛憎頑盜,一寺靈光號奉先。武后能捐脂粉費,文章翻案有新篇?!边@說明,作者游覽之日就開始醞釀做翻案文章了。

  在完成五幕歷史劇《武則天》初稿以后,“為了更多地接觸武后的業績”以修改劇本,郭沫若于1960年3月下旬,特意在陜西乾縣游覽唐高宗與武后合葬墓的乾陵遺跡,并作七律五首以紀其事,其中《游乾陵》第一首云:“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边@再次說明郭沫若是一心要為武則天做翻案文章的。

  [教師過渡]“____”是一場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空前的____,它從1966年開始到1976年結束,歷時整整十年,其對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造成了極其深遠的破壞性影響,文學當然在此之列,知識分子在這場運動中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因為____從一開始就以文學藝術作為其主要批判領域。____開始后,文藝界遭到滅頂之災,先后殉難的有理論家葉以群、邵荃麟、侯金鏡、馮雪峰、鄧拓,翻譯家傅雷,藝術家馬連良、嚴鳳英、蔡楚生、鄭君里,作家趙樹理、田漢、吳晗、楊朔、聞捷、魏金枝、陳翔鶴、肖也牧、海默等。隨著____的展開,除了少數緊跟當權者外,幾乎所有的作家、藝術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勞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殘,給當代中國文藝事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災難?!癬___”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創作的春天。下面我們來看一下“____”后文藝事業的發展。

  [板書]2.“____”后的文學界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描寫,回答“____”以后的作品都有哪幾種?

  [學生回答]先是一些反思“____”的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開放內容的作品,還有一些弘揚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教師講解]1976年底“____”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文學并未在較大的范圍里實現從“____文學”的轉變?!拔乃囁枷肷系膿軄y反正,文藝創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開始的。而“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四次全國文代會,成為文藝史上轉折的里程碑”。當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預示了這種“轉變”的發生。如發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說《班主任》(劉心武)和發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傷痕》(盧新華)。這些藝術上顯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學“解凍”的一些重要特征:對個人的命運、情感創傷的關注,和作家對于“主體意識”的尋找的自覺。

  以1985年前后為界,80年代文學可以區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前期,文學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著相當集中的關注點。剛剛過去的“____”,在當時被廣泛看作是“封建專制主義”的“肆虐”。因此,掙脫“文化專制”的枷鎖,更新全民族觀念的“文化啟蒙”(“新啟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與此相關,文學是對于“現實主義”的“傳統”的呼喚。在這幾年間,文學主題可以說都與“____”的“歷史記憶”有關,是親歷者對“歷史災難”所提供的“證言”,以及對于“歷史責任”(“誰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在小說創作上,出現了“傷痕小說”和“反思小說”的潮流;在經過了“傷痕”“反思”及“尋根”等小說形態之后,80年代后期小說創作的“熱點”是所謂“先鋒小說”和“新寫實小說”。它們看起來走著不同的道路:一是十分重視“形式”;另一是關心“題材”的價值,著重表現現實社會的人生問題和困境,向“寫實”的傳統方法“回歸”。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小說的另一熱點是王朔的寫作。由于他的不少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本人也參與這種改編,他的影響在一個時期里迅速擴大,而被各個不同的階層所欣賞。他的小說的“意義”主要是表達了這一時期微妙的文化心理矛盾:“世俗”生活愿望的認同和排拒,對政治、知識“權力”的消解性調侃和依戀,在文學的“雅”“俗”之間的猶疑徘徊,……他企圖對這些矛盾加以調適,在改變了的社會情勢下獲得新的身份和位置。他的寫作所體現的“文化立場”,為一些作家、批評家所理解或喝彩,也受到固守文學“精英”立場的另一些人的抨擊:后者稱他的小說是“痞子文學”。

  “____”后文學領域里的另一件大事是茅盾文學獎的設立。茅盾文學獎是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啟動。迄今為止,已舉辦了五屆。下面是每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投影顯示]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 百花文藝出版社 《東方》魏巍 人民文學出版社

  《將軍吟》莫應豐 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中國青年出版社

  《芙蓉鎮》古華 人民文學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國文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黃河東流去》李準 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張潔 人民文學出版社

  《鐘鼓樓》劉心武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平凡的世界》路遙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都市風流》孫力 余小惠 浙江文藝出版社 《第二個太陽》劉白羽 人民文學出 版社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榮譽獎:《浴血羅霄》蕭克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金甌缺》徐興業 海峽文藝出版社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戰爭和人》(一、二、三)王火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鹿原》(修訂本)陳忠實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門柳》(一、二)劉斯奮 中國青年出版社

  《騷動之秋》劉玉民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塵埃落定》 《長恨歌》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抉擇》 [教師過渡]在文學發展的同時,我國的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影視、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雜技等都取得很大的成就。

  [板書]二、藝術的成就

  1.影視藝術的發展

  2.書畫、樂舞、戲劇等方面的成就

  [教師講解]我們以電影發展為例,來看一下新中國藝術事業的發展。

  新中國電影的50年,是在三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發展起來的。50年來,新中國電影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共攝制故事影片3250部,是新中國建國前44年總量1543部的兩倍多。各類短片9000余部,我國的城市電影院1949年為646個,電影發行機構3個。發展到今天,全國有城鎮影劇院19144個,農村放映隊50032個,各級電影發行機構3655個。在以電影為主要娛樂節目的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電影發行放映單位曾達到17萬個,電影從業人員50多萬人。50年來全國電影觀眾共達3000多億人次。這其中不包括通過電視、錄像、VCD等其他傳媒觀看影片的人數。

  新中國的電影事業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壯大,與祖國共存共榮,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的。新中國成立的前夕,來自解放區的電影工作者和來自國統區的進步電影工作者走到了一起,他們共同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開辟了新里程,在新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上,一共形成了三次大的發展高潮。第一次是在建國10周年的前后。我國的電影工作者為向共和國獻禮,創作、生產了一批像《青春之歌》《紅色娘子軍》《甲午風云》《林則徐》《萬水千山》《五朵金花》《林家鋪子》《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大鬧天宮》《漁童》等優秀的國產影片,這些影片已經成了我國電影史上璀璨的明珠;第二次高潮是在新中國40周年、建黨70周年的前后,我國電影工作者緊跟變革的時代潮流,高舉藝術創新的旗幟,創作、生產了一批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為代表的優秀影片,其中有《開天辟地》《周恩來》《大決戰》《焦裕祿》《鳳凰琴》《秋菊打官司》《百色起義》《山水情》《蔣筑英》《香魂女》等影片,都在廣大觀眾中產生了很大的轟動效應,使我國電影制作上有了一批史詩性的巨片;第三次就是為迎接新中國成立50周年, 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光輝業績所鼓舞,努力實施電影的“九五五零工程”,創作、生產了一批優秀的國產影片,這其中有:《孔繁森》《大轉折》《紅河谷》《離開雷鋒的日子》《鴉片戰爭》《成吉思汗》《花季雨季》《喜蓮》《國歌》《春天的狂想》《大戰寧滬杭》《黃河絕戀》《緊急迫降》《橫空出世》《寶蓮燈》《周恩來的外交風云》《我的1919》《中國1949》《東方巨響》《一個都不能少》等影片,這些優秀影片構成了慶祝新中國50周年文化成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新中國電影50年間創作生產的優秀影片,忠實地紀錄和反映了我國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和他們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優秀的國產影片成為我國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豐富的精神食糧,成為鼓舞人民前進的巨大的精神動力。幾十年中,中國電影一直是我國人民文化娛樂的主要形式,就是現在,人民群眾文化娛樂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選擇性更強的時候,電影仍然是我國人民文化娛樂的主要形式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影的制片業從解放初的三家國營電影制片廠,發展到以長影、北影、上影這三大基地為核心,共有31家故事片廠、5家短片廠、1家譯制片廠和國營、集體、中外文化企事業單位合作制片的生產格局。除生產故事片、紀錄片、美術片、科教片、戲曲片等片種外,在形式上也從黑白電影發展到彩色電影、從普通銀幕發展到寬銀幕、遮幅電影、立體電影、環幕電影、巨幕電影、球幕電影、動感電影等各種形式,現代化的高科技成果不斷地被運用到電影的創作、生產、放映之中,一大批電影院得到了改造,使觀眾觀看電影的條件得到了改善,影片的制作工藝更精致,也更具有觀賞性,使觀眾不僅從影片中得到思想上的啟迪,藝術上的熏陶,同時也得到了現代化的視聽享受,中國電影業已形成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成為了有三十多萬從業人員、頗具規模的文化產業。

  在中國電影制作水平極大提高的同時,中國電影藝術通過汲取我國民族文化精華和繼承民族文化傳統,經過多年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發展,已走進了世界優秀電影藝術的行列,中國有四百六十部、集的影片在世界各個大小電影節上獲獎。就是在我們迎接新中國50周年的大慶的日子里,我國又有《一個都不能少》《那人、那山、那狗》兩部影片在世界著名的A級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蒙特利爾電影節上獲得大獎。中國電影藝術以它輝煌的成就,在世界電影藝術之林中處于令世人矚目的地位。


人教版八年級百花齊放政治教案范文合集大全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教案范文合集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歷史備課教案精選范文

關乎八年級鴉片戰爭歷史教案總匯

關于八年級信息與技術教案范文總匯合集

初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政治教案范文總匯

人教版八年級百花齊放政治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熱搜

297821
青苹果乐园电影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第138页乱码_暖暖 在线 日本高清_超级乱淫校园tx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