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
推薦文章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編年體史詩的形式,全景權威講述中國新疆的歷史。填補了新疆歷史專題傳播教育領域的空白,體現了國家話語的力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10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一
在祖國的西北部,有一個被藍寶石般河水簇擁著的美麗自治區——新疆。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靜靜地躺在西北邊陲。而我就在愉快的暑假中,投入了她的懷抱。雖然過了這么久,但她的美麗依舊在我腦海中不斷呈現。
在新疆的高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中留給我的印象只有一個:馬“野”。在草原中,雄馬個個英俊瀟灑,身材魁梧,好似一位整裝待發的軍人。記得那次,我剛騎上一頭棕色駿馬的馬背,那匹烈馬就一下子成了盯上獵物的豹子一般,腳下生風,朝遠方的森林奔去。但剛過完一座綠色的小丘,馬又變成了個頑皮搗蛋的猴子,馬蹄一剎,抖抖身上的毛,頭一扭,又往回跑。待我緩過神來,馬已經把我甩下自個兒鬧去了。
那整個新疆留給我什么印象呢?要我說,風是“野”的。走進喀納斯森林深處,微風帶來了樹木的清香,帶走了小道的喧嘩。整個森林顯得異常幽靜。但不過多久,原本清爽的微風一下子就變成了鋪天蓋地的龍卷風。風吹得原本平靜溫順的河流變得狂躁起來,用力擊打著岸邊??耧L還使得那些生活在深山密林的動物們吼叫,好似打擾了它們的午覺。風像個嬰兒,不過多久,又漸漸平靜,山谷又恢復了原貌,好似一切都沒有發生。
新疆的野,讓我看到了一種無拘無束的美,這種美,讓你感到清新,感到愉快,感到自由。這就是那美麗的新疆。這種美是只有在新疆才能體會到的,雖過了這么久,但它的野還是一遍一遍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二
天山大峽谷
距烏市30多公里的天山大峽谷是近幾年開通的線路。常規線路的游客都去往了天池和南山牧場,同學為避免我們后續行程的雷同,加之我們中有幾人到過天池,便安排司機帶我們來到這里。天山山脈橫貫新疆中部,綿延2500公里,各種形態的大峽谷比比皆是,名稱上也多有重復使用的,只是所處地區不同,這里應該是占盡烏市周邊、綠洲和游人先入為主的優勢,據說這里有天山北坡規模最大的原始云杉。它三面環山,山體峻險,約在狹長的谷地行駛30分鐘,眼前一片開闊,可見牛羊滿坡、氈房散布的喬亞草場,清凈的一汪湖水,山上的云杉從遠處看去一片有層次的墨綠,呈現一幅邊疆塞外哈薩克族豐饒風情的畫卷。
位于南疆離庫車70公里的天山神秘大峽谷,2011年剛命名的國家4A景區。它是天山支脈的一個谷地,縱深5公里,狹長幽深,曲曲彎彎,峰回路轉,經常以為走到盡頭時,又現一片寬敞。地面還算平坦,細水在滿地沙礫里長流未斷。經過億萬年的風蝕,兩側光禿的褐紅色山體巖石奇形怪狀,嶙峋可怖,有幾十處巖石都有了和它栩栩如生形態相符的名稱。很多巖石懸在山崖旁,抬頭往上看去內心難免擔憂它們啥時候砸下來,雖然沿途設有很多安全島,以防惡劣天氣時躲避。峽谷內很寧靜,游客也少,走著走著我們大喊一聲,借此壯壯膽。有的地段彎道多了,前后一看就沒了人影,頓時毛骨悚然。接近峽谷最深處有個石窟,石窟里有保存完好的壁畫,十幾年前一個到此采藥的維族青年躲雨時發現的,經研究源于盛唐時期,距今1300年歷史,現在加以保護沒能所見,僅在旁邊建有小亭的石碑上有壁畫的臨摹。天山神秘大峽谷從自然到人文,真不愧神秘二字。
喀什
“不去喀什,不算到過新疆”,這種說法左右了我十八年,由此喀什更使我向往。從烏魯木齊到喀什1580公里,馳騁在天山以南的疆域上,我們選擇了二十六小時的火車。這趟列車上下兩層,臥鋪一箱上下四床位,K字頭空調,比較舒適。長時間坐火車的滋味其實并不好受,但沿途的景色奇異多變,不斷讓你的情緒處于亢奮狀態,擠不出一絲倦怠而夙夜匪懈。
浩瀚的戈壁依著裸露巖石的連綿山脈,孤寂的原野只有石頭和石頭的對話,述說著祖輩歷經的烽火硝煙和金戈鐵馬的戰火喧囂。偶爾可以看到到茫?;哪需偳兜囊稽c綠,那就是綠洲。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綠洲面積僅占了1%,當你從飛機上俯瞰,這點綠往往被省略了。這種干旱地區的生物群落憑借地下水和冰山雪水的恩賜,頑強的不懼異種的侵噬,在生命的極限處綻放光彩。一片片綠洲在高大挺直的白楊環抱中,享受豐沛美水的滋養,突兀地不去理會它的鄰居---戈壁的荒涼。成群的牛羊在遠處連綿的冰封雪山腳下草甸上的悠閑,向經過的人們展示著今日南疆也有的沃饒。山羊和綿羊這回我也弄清了,頭上長著兩個細長犄角,可以在陡峭山崖邊尋食的是山羊,綿羊則不然,長得一副溫順模樣,難怪人們習慣稱呼乖順的孩子“小綿羊”。一路走下來,我們也認識了駱駝刺、紅柳、梭梭、胡楊、沙棘等等很多……。人在列車上跟著流動的風景起伏,那感覺就像在看一部風光紀錄片,這樣的時間很快就過了去。
喀什是我國最西部的一座城市,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是維族人,是維族文化的發祥地,是全疆維吾爾族文化最為濃郁的地方,“不去喀什,不算到過新疆”說的就是這意思。在喀什的大街上行走,建筑的風格和穿梭的行人,聽到或看到的都會讓你誤以為是到了異國他鄉,你要不斷提醒自己以不至于恍惚。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和高臺民居是市內著名的`景點。
香妃墓的主人并不是風流皇帝乾隆寵幸的芳香襲人的皇妃,雖然這里存放有她的衣冢棺,她也只是這座墓主人阿帕克霍加的親戚,可能是香妃的名氣大過阿帕克霍加吧,現在人們習慣了這么叫著。這里是葉爾羌王朝阿帕克霍加的家族墓,葬有家族的72人,原名叫做“阿帕克霍加麻扎”,“麻扎”即墳墓。這是一座很漂亮而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建筑,主體為長方形圓拱頂,圓頂直徑17米,底座長35米,里面看不見梁柱。外形更像一座宮殿,外墻上貼著以白和綠為主調的彩色的琉璃磚,看似和現在貼的瓷磚相仿,具有相當高的工藝。它建于公元十七世紀,外形色彩至今歷久彌新,人們嘗試在損壞的部位補上相同質地花紋的瓷磚,但是不久色彩就發生變化,而400年前的工藝能久經風雨冰霜的歷練保持不變,確實令現代人驚嘆。我們在新疆疆很多地方見到少數民族的墳丘,外形都很大而講究,像一座座小房子,從中也能分辨出墓主人的家境貧富。當地人告訴我們那些都是家族墓,家族人逝去后都葬在一起是新疆很多民族的墓葬習俗。
高臺民居是喀什維吾爾族獨有的民居建筑,距今600年歷史,在高于路面幾十米疑它的的山崖上,土黃色的房子緊挨崖邊而建毫不起眼,它的陳舊看上去足夠讓你懷疑其堅固性,沒有規則的雜亂錯落,很像一群亂搭亂蓋的違章建筑。我們恰恰被它的外形所迷惑,殊不知現在住著的維族人都是相對富有的,內面的裝飾堪稱豪華。維族人家族中每增加一代人就在原有的房子上加蓋一層,逐漸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高臺民居,它們都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仍然相當的堅固耐用,就是它的奇特之所在吧!
艾提尕爾清真寺是一座黃色的伊斯蘭建筑,原以為它僅僅是喀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座建筑,不曾想它是國內最大的清真寺,寺內外一次可以接納2、3萬穆斯林的朝拜,也是國內伊斯蘭教的傳播圣地。像我們這些“異教徒”不達此地,哪里知道它所享有的盛名。遺憾的是,正好遇上穆斯林的禮拜,我們沒能進到寺院內參觀,只能在寺前的艾提尕廣場溜達,分享當地人們的閑情和愜意。
在喀什的街上溜達是件美事兒,大家都有同感,路寬車少人稀,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分得很清楚。暴烈的日光下行走沒有炎熱感,正午的溫度可達32度左右,撐個太陽傘就像在樹蔭下,很是涼爽,不像南方的潮熱,舒適度是相當高的。瓜果小攤街邊盡是,除了西瓜、哈密瓜、桃杏李,特有的蟠桃、無花果、老漢瓜和伽師瓜,又多又夠甜。一小車西紅柿從我們身邊路過,問過價格竟然一元錢一公斤,趕緊撿一些稱秤,才三元,這么便宜呀?哎,就這么便宜!
晚上十點了,這里還是天光大亮,星月升起的時候,該是我們的子夜,時差有四小時,這就是祖國的最西部。那天我們在街上閑逛,接近22點時,街邊的甜瓜攤突然一下熱鬧了,人們都隨意的拿上一塊吃了起來,還沒人掏錢,我們好生詫異。原來,遇上維族人肉孜節(開齋節)的齋月,在齋月的日起日落期間戒飲戒食等五戒,叫做封齋。太陽一落山,人們先喝水或食瓜果再用餐,路邊的瓜果攤提前將西瓜哈密瓜切成塊狀,供人們隨意用食,場面好無私好和睦!感動之余不由得感慨宗教的博大力量。這種戒律磨練了穆斯林的剛毅堅強,培養了感恩的情懷。齋月結束的時候就迎來伊斯蘭教的開齋節。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三
我們乘著飛機,帶著快樂的心情來到了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它是蒙語當中的一句話——優美的牧場。
我們一到烏魯木齊,第一站就來到了紅磡公園。一進公園,呀!一陣花香撲鼻而來,花兒開放得十分燦爛。我們邊走邊享受著新疆美麗的異地風光,也看到了維吾爾族姑娘正聊著天,它們頭上披著一塊布,身穿閃閃發光的衣服,據說新疆人都把年輕的姑娘叫做“姑娌”。而且等到她們結婚后,認為是越胖越美呢!
我們游完了紅磡公園,來到了國際大巴扎,大巴扎就是我們這里的集市。那里人山人海,十分熱鬧。那里玉石十分美麗,飾巾十分柔繞,天山的雪菊雪蓮泡起茶來十分好喝。這個時候正好是新疆瓜果飄香的季節,我們就放開肚子,開始吃起那里甜甜的西瓜、哈密瓜、葡萄,真是讓我們大飽口福。
晚上,我們參加了當地的民族歌舞宴會。一邊品嘗著新疆當地的特色小吃,一邊欣賞著民族姑娘們、小伙們的各種優美民族舞姿,真讓我大開眼界。
第一天的旅程就這樣在愉快當中結束了。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四
終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啦,我和小伙伴們又要出去旅行啦!
俗話說得好:沒來過新疆,不知中國之大;沒看過新疆的風景,不知中國之美!這次,我要去那遙遠的新疆,來度過這快樂、美好的暑假!第一天,我們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布爾津。晚上,當我們走進夜市就看見了一群特警在周圍巡邏,我十分驚訝:曾經這么亂的新疆,現在的治安竟如此之好!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新疆四大名湖之一的喀納斯湖。這里的風景如畫,有牛有羊,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之后,我們又來到了美麗的大草原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游玩。
據說:那里的九曲十八彎,只要在恰當的時間就能看到十個太陽。而我只看到了四個后來,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大沙漠,我們在沙漠之間穿行,看著一個個沙丘;開著沙漠越野車在沙漠之間瘋狂的行駛。那種感覺是多么的刺激,多么的快樂啊!最后,我們來到了天山天池······就這樣,這次新疆之旅就結束了,當然,這并不是新疆的全部面貌。所以,你也可以來探索這個神秘的新疆!!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五
新疆是熱情之城,是好客之城,更是瓜果之鄉,正是他們這種熱情好客的品質和可口的水果深深吸引了我,讓我不禁來親自領略一番新疆民族的民間風俗和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
要說新疆最亮麗的景點那就屬天山天池了,我也來到天山去感受它的景色之美。進入天山,遠處就是天池,天池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迎面吹來的雪山寒氣,讓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遠處的雪峰無比尊嚴、高大,上面的雪花襯著藍天,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天池上波光粼粼,偶爾有聽到魚兒在水中翻滾的聲音,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生機。真是“不識天池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飛瀉下來,使溪流變得無比清澈、純潔,讓人如癡如醉!再往里走,會發現一顆千年老松,叫定海神針,這其中是有故事的,中國神話中,瑤池是王母娘娘聚仙之地。一年,西王母舉行盛會,忘請了瑤池水怪,水怪便興風作浪,西王母將碧針擲下,化成古榆。因測水量深,保佑生靈,被譽為定海神針,沒想到一株古榆竟能鎮住水怪,讓我大開眼界。天山的美是安靜的,是古老的,但熙熙攘攘的人群給天山增添了無限活力。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地方的美景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美景呢?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六
新疆,是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我向往這有機會去看一看,終于機會來了。前幾天,媽媽告訴我:“快收拾好東西,我們不久將乘飛機去新疆廣州?!甭牭竭@個消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幾個晚上都興奮得合不上眼。今天,我6:00就醒了,早早地和媽媽一起來到廣州白云機場,準備出發了。遠遠的我,就看到了許許多多架飛新疆,是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我向往著有機會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開心。4歲時,我也坐過飛機,可能是太小,記憶已是模糊?,F在很想看看坐飛機時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飛機準備啟動了,我連忙寄好安全帶,透過窗戶看外面。飛機開始由慢到快地動了,速度越來越快,像一個跳遠運動員先助跑,再像跳一樣“蹭”地升起來了,越升越高!慢慢地,廣州的美景盡收眼底。一幢幢高樓像堆的積木一樣矮小,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像排著隊的甲殼蟲在爬行,那么,人就小得像個螞蟻似的……
飛機很快進入了云層,一望無際的云海,好似童話般的仙境。云朵婀娜多姿:有的像純白的棉絮,有的像雪白的棉廣州,有的像身披長長的龜殼的“鱷魚”,它瞪著眼睛,顯得很威風。飛機升到云層的上方,又是一片藍天白云,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飛機下面白得發亮的云朵,密密麻麻,連綿起伏,看不到一點兒空隙,像一群可愛的小綿羊。有時天空有稀疏的云,輕輕地在空中飄,像紗巾。有時云朵矗立著,像堵墻,但它卻那么光滑。我陶醉了,我仿佛是一位仙女,踩在綿綿的云朵上,用手托著快樂的星球。飛機上方的藍天顯得更藍,白云顯得更干凈。飛機在云中穿梭著,天空的白云千姿百態……
由于廣州到新疆要飛行五個小時,我看到了美麗的空景,更喜愛藍天了。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七
走進新疆的吐魯番盆地,腦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個字“熱”。
氣候是熱的,吐魯番的一年約降24毫米(不確定)。這種熱是干燥的熱,涼爽的熱風拂過,熱氣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而不是像我們杭州,風一吹,熱氣傳染上了風,風也是熱的。因為那兒氣候好,那兒的葡萄像放了無數斤白糖或是放了百來顆的冰糖。甜進嘴里,甜進心中。
地是熱的?!段饔斡洝吩f“那猴將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推下,其爐化作火焰山”。那火焰山,山形似火,連山的顏色也是紅的。那兒還有“煮”蛋項目。何為“煮”蛋項目?我記得有年練習,閱讀的短文說得就是這個——將蛋埋于火焰山土中,經過地熱將其“煮”熟。你想知道吐魯番盆地的地心溫度嗎?馬上揭曉,約為60度。
氣候是熱的。地是熱的。人,不用說也是“熱”的。人“熱”是因為當地人熱情好客。不過對于女生來說,不是好事。因為當地還是重男輕女。男的坐上方,女的坐下方,太不公平了。不過作為當地習俗,還是不錯的。為什么我這樣說?因為我被收買了,被葡萄收買了。在這種地方走,人會變胖才怪。雖然葡萄甜,它的糖分高于我們這兒的葡萄。既然水果是甜的,那人為什么不胖?因為天氣太熱,胖人怕熱,于是會出很多的汗。熱將會使這塊地繁華昌盛。
我愛新疆,愛它的氣候、愛它的土地、愛它的熱情的人。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八
今年暑假,我們終于踏上了去往中國最為廣闊瑰麗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新疆之旅。
我于飛機舷窗向下俯視,這才真切感受到古今文人墨客筆下新疆遼闊壯美與洗盡鉛華。這一切都完美得好似一幅畫,它是力與美的融合,更是天地初辟時最原始也是最震撼的景色。
隨著飛機的移動,我看見星星點點綴于山間的白色氈房,很快大片大片的居民區于新疆烏魯木齊鋪展開來,且遠遠瞥見高樓的影子。終于,隨著飛機的降落,我們來到了新疆最為繁華的地方——烏魯木齊。
出了機場,便可見正在施工的高架橋,烏魯木齊車輛并不少。缺水的烏魯木齊綠化做得并不差,襯著如碧藍玉石般剔透無瑕的天空,煞是好看。經過很短一段時間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古生態園,這里還存有草原石人像和隕石群。休息了一晚后,我們前往坎兒井樂園,樂園中有極富民族特色的當地人建筑與古今一些新疆人日常用具。但最令人驚嘆的還是古代新疆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坎兒井??矁壕韶Q井、暗渠、明渠、澇壩這幾個部分組成。由天山雪水融化滲入地下,是無公害的天然水,含豐富的礦物質。
最后一天,我們準備登上觀魚臺。觀魚臺坐落在山頂上,我們從山腰開始往上爬。路邊是一大片開得肆意爛漫的花兒,牧民握著韁繩,駿俏的馬兒就在花叢間亦步亦趨,輕靈而優雅。再往上些,就多了些石頭,石頭邊總長著些可愛的野菜野花。走了大半的山路,終于看清了觀魚臺的樣子。說是“臺”,其實是一座幾乎全是由竹子木頭建造的三層小樓,樓頂是半球體,裝飾著竹制翅膀。
登上了觀魚臺俯視,重巒疊嶂間籠著輕綃的煙霧,這山如潑上了翡綠、青綠、奶綠、墨綠的顏料,連湖水都似暈染幾分綠色??人购G得并不明艷,微微泛著奶白的淺綠色,而山頂的雪更昭示著它的歲月滄桑。
至此之后,新疆之行便是結束了,這便是我所看見的美麗而特別的新疆。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九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新疆游玩。
八月初新疆的戈壁灘熱的逼人,這時最理想的是去天山走走。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就立即消盡了迎面送來的是雪山寒氣,立即讓你感到秋天似的涼爽。藍天襯著高矗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幾塊白云就像白緞上繡的暗花,可美啦!一眼望去那融化的雪水從峭壁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
順著山路再往里走,天山越來越美。沿著白雪皚皚博格達峰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松塔像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的光影。走在著林海深處偶兒能聽到遠處的鳥鳴聲。
如果說進到天山像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春天了。這里的山泉繞著每一個山腳溪流的岸邊到處開滿了野花,五彩繽紛像天邊的那么美麗。走在花海中,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你喜歡的花,如果你運氣好,還能摘到難得見到的雪蓮呢!
雖然天山這時不像春天,但是沒有一個春天的花園能和它媲美。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篇十
我的家鄉在富饒,美麗的新疆,這里有許多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如:雄偉的果子溝大橋,遼闊的伊犁大草原,清澈的賽里木湖,遼闊的薰衣草基地,其中我最喜歡火焰山。這里還有許多香甜可口各種各樣的水果如:吐魯番的葡萄,和田的大棗大又紅,哈密的瓜,阿克蘇的蘋果,庫爾勒的香梨。
最吸引人的旅游勝地是吐魯番的火焰山,火焰山連綿起伏,遠遠望去真像一堵紅色的正在燃燒的墻。那里非常熱,很少下雪,最熱的地方就在火焰山,那里為什么那么熱呢?因為火焰山地處吐魯番的中央,是一個盆地,外面的風吹不進來,里面的熱氣有散不出去,溫度自然就高。到了火焰山一下車,就感到一股巨大的熱浪向我涌來,往火焰山腳下走去之間山腳下豎立著一只巨大的金箍棒,原來是一個巨型的溫度計,炎熱的空氣仿佛要把我烤焦了,過了好久我才適應。
到了晚上 ,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那里。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后感優秀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