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
推薦文章
近期,一部部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電視劇相繼播出,《山海情》自然也被追捧、熱議,該劇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中感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篇一
扶貧干部 今天你“山”“?!薄扒椤绷藛?
最近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該劇藝術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20多年來,一批批援寧扶貧干部真心奉獻,一波波閩商在寧創新創業,一代代寧夏貧困群眾在福建穩定就業,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干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干擔當,是“山”“?!薄扒椤钡淖罴汛?。
山花落盡山長在,終日看山不厭山。扶貧干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劇中扶貧干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閩寧協作的重大意義時,他眼中看到了未來,腳下堅定了步伐。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為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在“馬得福們”帶領下,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笑聲多了,村里小康住宅鱗次櫛比,通村公路整潔干凈,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扶貧干部要有海一般的偉力努力克服艱難險阻,鉚足干勁,攻堅陷陣。都說“貧困群眾要脫貧,扶貧干部先脫皮”,在艱苦條件下、在百般困難中“馬得福們” 以“越雪山、涉險灘”的精氣神,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成長為擔當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干部。他們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為的就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生成澤廣時芳茂,魚水情通樂韻諧。扶貧干部要時刻情牽百姓,心系民生?!榜R得福們”深知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干。扶貧干部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激發起鄉親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間地頭、常穿梭于農家小院,讓大家聞到扶貧干部身上的泥土味兒。貧困戶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因此,扶貧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貧干部務必要結合每個貧困戶的特點和原因,逐人逐項走訪摸底,詢查貧困現狀、探尋貧困根源,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靶向用藥”、“一戶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山海相會,東西協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貧干部當不以山海為遠,勇挑責任重擔,提高工作水平,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不懈奮斗。
《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篇二
“云端鵲橋”讓教育扶貧“燃”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敖逃鲐殹敝敝钢仑毬浜蟮母?,是徹底穩定脫貧的重要推手。發揮“互聯網+”的強大優勢,用心用情用力助燃教育扶貧之火炬,支持貧困地區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為孩子提供平等、開放的遠程教育平臺,縮小城鄉、東西部教育資源差距,補齊農村教育短板,成為提高教育脫貧質量、完成好東西協作扶貧和對口支援這項硬任務的重要推手。
架好“云端鵲橋”,千里情緣一網牽。今年疫情期間,視頻會議讓工作部署快速落地,健康大數據讓跨地域排查變得迅捷,網絡直播帶貨為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在線學習讓廣大師生停課不停學。增強教育扶貧的后勁,需要發掘云端網絡優勢,筑牢結對幫扶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向教育落后地區的持續快速流通。架好“云端”鵲橋,受援地政府應抓住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新基建”的契機,加快互聯網+教育平臺建設,支持受援學校與支援校實現“鵲橋”匹配對接。支援地要通過調研把握受援地教師“云端”交流需求,精選教育資源,優化交流方式,構筑互聯互通的網絡立交“車道”;要緊扣受援地教育的動態發展需求,對本地教育云的功能進行拓展升級,讓“云端”鵲橋穩固耐用、功能強勁。
開好“云端”學堂,隔空相會續情緣?!霸贫所o橋”擔負著優質教育資源互聯共享的使命,承載著受援地教育振興的希望。增強“鵲橋”承載力,發揮其巨大優勢,需要開設好多樣的“云端”學堂。要賦予優質教育資源查閱調取的最優權限,讓受援地師生的自學隨時隨地、各取所需;要制定結對幫扶地區之間、結對校之間的“云”教研制度,定期舉辦網絡協同備課、在線教研,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優秀的教學經驗時時在線、交流不斷;要建立“云端”教師研修工作室,發揮骨干教師“頭羊”作用,帶動受援地教師的團隊建設與專業成長;要開展遠程互動課堂,讓受援地孩子跨越空間阻隔,與同齡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從而讓“云端鵲橋”有說不完的教育話題,有講不完的暖心故事,演繹綿綿不斷的教育情緣。
做好“鵲橋”養護,攜手同行不打烊?!谤o橋”要耐用,時刻需養護。要做好網絡安全防范,既防止有害信息的嵌入、傳播,也防止師生個人信息的泄露,還要警惕外來“黑客”的干擾,確?!霸贫所o橋”堅固耐用;要不斷更新完善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受援地師生的發展性、多樣性需求,幫助他們跟上教育發展的時代節拍;要不斷完善“鵲橋”上的交流方式,充分發揮5G優勢,讓“云端”溝通更流暢、更接地氣;要同心協力提升“云端”活動品質,用高質量學習增強“鵲橋”相會的愉悅感、獲得感、幸福感。真正讓“云端鵲橋”成為受援地師生發展的空中“加油站”,盡快補齊農村教育的短板,讓受援地教師早日攀上專業發展的五彩祥云,為受援地孩子們播撒更多甜潤的成長甘露,打通教育扶貧的“最后一公里”。
《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篇三
脫貧攻堅終“畫圓”
11月23日下午,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紫云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這也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個“圓”是咱中國人一點點拼出來的,寓意良多。
“圓”是一塊金燦燦的獎牌,獎勵給千千萬萬扶貧人。自2015年脫貧攻堅戰開始280多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奮斗在扶貧第一線,770位扶貧干部為扶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這些數據的背后是黨對脫貧攻堅的決心,是千千萬萬扶貧戰士的奮斗史。在這些扶貧人背后有許多扶貧感人事跡,“80后”云南大姚縣灣碧鄉鄉黨委書記李忠凱已經是滿頭白發,大家調侃他是“60后”,而這份調侃背后是滿滿的心酸,是年復一年的操心勞累;“90后”研究生黃文秀生前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正是青春年華,卻為了脫貧攻堅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的事跡感人涕下、催人奮進,而這個圓被圓滿地拼出來也是給他們的一塊大大的獎牌,是他們奮斗成果的歷史見證。
“圓”是一句沉甸甸的承諾,兌現給億萬萬中國人民。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向全國人民莊嚴承諾,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布,涉及22個省區市。其中,貧困縣覆蓋率最高的是西藏,全區74個縣都是貧困縣。當時,全國貧困縣的面積總和占國土面積一半,全國大約每三個縣中就有一個是貧困縣,完全沒有貧困縣的省份只有9個。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退出數量在2019年達到峰值。連續7年來,我國每年減貧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至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截至11月23日,這52個縣全部脫貧摘帽,由此這份莊嚴承諾得以兌現,讓億萬中華兒女看到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蓬勃發展,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堅定決心。
“圓”是一個亮堂堂的句號,昭示著新時代下一篇章。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果,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累累碩果振奮人心,壯闊藍圖催人奮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將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脫貧攻堅的這個“圓”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畫上一個小小句號、一個亮堂堂的句號,新時代下一篇章邁向2035年初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基層開啟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這讓千千萬萬脫貧人充滿斗志,也讓億萬萬中華兒女看到了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飛躍式的發展。偉大藍圖已經繪就,我們將以更加高亢的姿態迎接下一篇章,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圓”,拼搏奮斗。
《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篇四
脫貧攻堅的“三重境界”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為后人稱道。而在當下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一線戰場,細細品味,無數扶貧干部與貧困戶攜手前進,摘下落后帽、貧困帽的過程,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忘盡天涯路?!?/p>
2018年7月,我成為一名公務員,也成為扶貧路上的一員。剛入村時,負責扶貧的同志就為我介紹我所幫扶的兩名貧困戶的具體情況,一位是因殘致貧的孤寡老人陸大爺,另一位是因病致貧的張大娘。聽了兩位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我不由得眉頭一皺,初上任工作,便承擔著這樣的重任,倍感壓力重大。但為了盡快摸清情況,我開始入戶走訪。還記得推開張大娘家門的那一剎那,我被眼前的境況驚呆了。我怎么也沒想到,在樓宇林立的今天,竟然真的有如此貧窮的地方。隨意堆積的雜草堆、木樁子、生活垃圾,臭氣熏天的旱廁,甚至連一間像樣的廚房都沒有。從門口到房屋中間只有一條歪歪扭扭的小道,路很短,但我卻像走了一個世紀那么漫長。屋子不大,70平方,陸大爺一個人居住,見我來了,忙拄著拐杖給我倒杯水喝。接水那一剎那,我的手微微顫抖著。大爺似乎一眼看出了我內心的局促,嘆口氣說,我腿腳不靈便,勞煩你們費心了。年近六十的老人,就這樣在我面前,一瘸一拐地走著,看著他的背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一晚,我徹夜無眠……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如何解決好群眾的溫飽問題,實現致富奔小康的生活,是千千萬萬扶貧干部的心頭牽掛。但當看到群眾的笑臉肯定,便甘之如飴,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2019年,陸大爺居住的房屋經過第三方鑒定,確定為D級危房,年底將危房改造完畢。張大娘居住的房屋鑒定為C級危房,房屋也將進行修繕。開工的那一天,陸大爺開心得像個三歲的孩子,不停地說,這下我這小破屋也要變成美新家了。那時候正好是梨子成熟的時期,我去檢查自來水的入戶情況,他還為我摘了一個金燦燦的梨,說,這可是自家種的,專門給你留著。我拿著梨,心里沉甸甸的也暖暖的。因為我知道,他把我當作自家人了??匆婈懘鬆斆η懊蟮臉幼?,我不禁感慨萬千。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我們扶貧干部最大的成就感。將發放的富民生產貸資金順利發放到位、為家中老人申請困難補貼、向人社與民政部門了解相關政策,認真填寫表格信息,確?!胺鲐氄呗涞綄嵦帯?,這些一個對我們來說舉手之勞的簡單行動,就能免去他們來回的數番折騰。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扶貧之路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今年8月25日,是第八次主題黨日,也是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為幫扶貧困戶打掃衛生的日子。38度的高溫天氣讓道路兩側的樹木顯得影影綽綽。當我踏進張大娘的家門時,大娘正在家門口剝果子,看到我來了,連忙起身,隔著巷口便喊我的名字。雖然大娘已經接近75歲的高齡,可記憶卻是出奇的好。她總是說:“難得你還能想著我們,你來了好多遍,我都記得?!泵棵咳霊?,大娘都會拉著我的手,喊我去屋里坐坐,有空我也會陪她聊聊天、拉拉家常。八月的鄉間天地,有許多蚊子,嗡嗡的叫聲讓天氣更加燥熱。正在裝訂扶貧包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一陣清涼,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娘不知何時從屋里找到一把扇子為我扇風。我忙說不用,你看,咱家蚊子都不咬我,這點熱又算什么呢。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當“兩不愁、三保障”措施走進百姓的家門,充盈“菜籃子”“米袋子”“飯缸子”,我真切體會到什么叫守住群眾穩穩的幸福。在脫貧攻堅這條路上,我已經走了771天,在今年剩下的113天,我會繼續秉持為群眾謀幸福的初心,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篇五
初心不改魚水情 使命不渝扶貧志
從上山下鄉帶領梁家河父老鄉親開啟反貧困生動實踐,到福建、浙江等地方任職不斷豐富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再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情承諾;從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到大涼山火煻邊與彝族群眾促膝長談脫貧攻堅,再到深入重慶華溪村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情況;總書記始終將脫貧攻堅系于心間,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夙夜在公的勤勉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情系扶貧,一枝一葉總關情。1969年,年僅15歲的習近平到陜西延川縣文安驛鎮的梁家河插隊落戶,在這里一干就是7年,他帶領群眾打淤泥壩、修梯田、建沼氣,辦鐵業社、縫紉社、小賣部等,發展生產,改善生活,開啟了反貧困的生動實踐。7年的農村生活、7年的甘苦與共,不僅使他和陜北鄉親們結下了深厚情誼,也使他從小就對農村、農民和腳下的熱土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對中國“三農”和貧困問題有了深刻理解,對改變國家、人民、民族的命運增添了毅然決然的抱負和擔當。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眾議長菲科關于“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的提問時說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暗捅Qa助有多少?”“土地流轉一年收入多少?”“醫藥費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這一連串關切的問詢發生在重慶石柱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貧困戶譚登周家中。言之諄諄,情之切切,這片赤子之心始終如一,情牽著百姓民生的一枝一葉,閃耀著“民為根、民為本、民為天”的思想光輝。
久久為功,精準發力,一件接著一件干?!柏毨е?,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币宦纷邅?,總書記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不僅用情,更是用力,一步接著一步規劃、一件接著一件干。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提出了“兩個重中之重”,并不斷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農業部調整為農業農村部,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供了統籌保障和頂層設計。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概念,此后不斷豐富形成“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的方略。2014年確立了我國第一個“扶貧日”,2015年頒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重要論述,2018年又提出堅持脫貧攻堅目標標準、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以及堅持群眾主體,堅持群眾為主體激發內生動力等重要論述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年接著一年干,人民群眾的期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作風,滴水穿石、精準發力,改變了貧困地區的面貌,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凝心聚力,同奔小康,一個都不能掉隊。習近平總書記4月15日至17日在重慶考察,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時強調,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一鼓作氣,頑強作戰,越 戰越勇。時值全市上下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以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為抓手,盡銳出戰、迎難而上,全力抓好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考察調研,深入集“老、少、邊、窮”于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問民生、察民情,給我們的人民群眾增添了脫貧信心,給我們的扶貧隊伍振奮了攻堅精神,給我們的脫貧攻堅指明了決勝方向?!胺鲐毜缆非f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的力量?!秉h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東西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東部經濟發達縣結對幫扶西部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和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行動……舉國上下勠力同心,五湖四海守望相助,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就是讓黨領導的一切力量全面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共同助力實現全面小康,確保脫貧攻堅路上一個都不會掉隊,一個都不會少。
2021《山海情》觀后感心得體會10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