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五篇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五篇

傅維1147 分享 時間:

文言文是高一語文考試中重要的知識點,也是高一語文考試中的必考考點之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1

一.一詞多義

“之”

①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③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④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⑤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⑦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②敢以煩執事(介詞,拿)

③越國以鄙遠(連詞,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折)

⑤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③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④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②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③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2

虛詞歸納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茍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托遺響于悲風(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表轉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并列)

耳得之而為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句)

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固一世之雄也——“也”為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非”為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非”標志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動的被動句

(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省略句

(其聲)舞幽壑之潛蛟——省略句

詞類活用(詞性轉換)

歌窈窕之章(名詞用作動詞,歌詠)

擊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詞用作名詞,月光下的清波)

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下)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舞動)

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渺滄海一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渺)

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譯作狀語加動詞,向東進軍)

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作動詞,打魚砍柴)

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屬—囑勸酒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憑借

③山川相繆繆—繚盤繞

④舉匏尊以相屬屬—囑勸酒尊—樽酒杯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3

一、字音

縵回màn不霽何虹jì焚椒蘭jiāo

妃嬪媵嬙pínyìngqiáng轆轆lù

剽掠piāo杳不知yǎo盡態極妍yán

鼎鐺chēng迤邐yǐlǐ錙銖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úsù橫檻jiàn

嘔啞ōuyā參差cēncī鬟huán囷囷qūn

二、重點實詞:

1、蜀山兀,阿房出(山禿)

2、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趨向)

3、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隨著,適合)

4、盤盤焉,囷囷焉(縈繞曲折的樣子)

5、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雨或雪停止,此處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見不到蹤影)

7、一肌一容,盡態極妍(每,即全部)

8、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寵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奪、奪取)

9、奈何取之盡錙銖(古代計量單位,言極其細小)

10、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表假設的連詞)

三、文言現象

1、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2、直走直走咸陽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3、鉤心斗角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4、落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古義:所、座;今義:下降、衰落。

5、氣候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的氣象概況

6、明星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7、經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活動)。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4

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古今異義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今義:數詞。

2.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6.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達到,動詞;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到某種程度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5

《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掌握下列文言詞

1、宦者令: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宦官的頭目)

2、舍人: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門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寶玉,經雕琢成的璧)

4、遺(wèi):使人遺趙王書(送給)

5、即:即患秦兵之來(則,就)

6、斧質: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古代一種腰斬的刑具)

7、宜:宜可使(應該)

8、曲:曲在趙(理虧)

9、均:均之二策(權衡、比較)

10、必:王必無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獻,進獻)

12、卻:相如因持璧卻立(退后)

13、修敬: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整飾禮儀表示敬意)

14、倨(jū):禮節甚倨(傲慢)

15、謝: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圖(官吏的通稱)

17、決:決負約不償城(必定)

18、徑道:從徑道亡(便道,小路)

19、間:間至趙矣(名作狀,從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卻)

22、懌(yì):于是秦王不懌(高興,喜悅)

23、已而:已而相如出(過了些時候)

24、望: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遠遠看見)

25、高義:徒慕君之高義也(高尚的品德)

26、孰與: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比……怎么樣)

27、駑:相如雖駑(劣馬,引申為愚劣,無能)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圖(通“按”,審察、察看)

4、孰: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通“熟”,仔細)

三、一詞多義

1、以:①傳以示美人及左右(連詞,連接兩個動詞,給)

②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詞,因為)

③以勇氣聞于諸侯(介詞,憑借)

④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介詞,拿,用)

⑤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連詞,相當于“而”)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五篇相關文章:

1.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五篇精選

2.高一語文必背知識點五篇總結

3.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梳理精選五篇

4.高一語文師說文言文重點難點歸納

5.高一語文勸學文言文重點難點歸納

6.高二語文知識點精選梳理歸納5篇

7.高二語文必背知識點歸納梳理5篇最新

8.高考必背古詩文總結五篇

9.高考必背古詩文歸納總結五篇分享

10.2020高一語文關于團結的作文范文五篇精選

272710 青苹果乐园电影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第138页乱码_暖暖 在线 日本高清_超级乱淫校园tx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