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精選
推薦文章
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1
名詞: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農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點是化學性質穩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會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2、富營養化:由于水體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過多,導致藻類等大量繁殖。藻類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類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質,致使水體處于嚴重的缺氧狀態,引起水質量惡化和魚群死亡的現象
3、水華:在淡水湖泊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4、赤潮:在海洋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語句:
1、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與噪聲污染。
2、大氣污染的危害:①我國大氣污染類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煙塵、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②危害:直接危害人類和其它生物,導致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哮喘、肺氣腫、等。)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④可以通過水體、土壤及植物進而危害人及動物。
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俁病事件:汞在水中轉化成汞后,富集在魚、蝦體內,人若長期食用了這些食物就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有運動失調,痙攣、麻痹、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甚至死亡。②水體中過量的N、P主要來自含有化肥的農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③赤潮和水華的形成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鎘米”事件:土壤被鎘污染后,會經過生物的富集作用進入人、畜體內,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損,導致全身性神經劇痛等癥,最終死亡。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危害動物和人的生存。5、噪聲污染的危害:損傷聽力,干擾睡眠,誘發多種疾病,影響心理健康。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2
1、病毒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生命系統。
2、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胰島素時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質。
3、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4、沒有線粒體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5、線粒體能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細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膽固醇。
7、細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載體蛋白、通道蛋白。
8、只有葉綠體、線粒體能產生ATP,細胞基質不能產生ATP。
9、只有動物細胞才有中心體。
10、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液泡。
11、無氧條件下不能產生ATP、不能進行礦質元素的吸收。
12、測量的CO2量、O2量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
13、氧氣濃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鮮、種子儲存。
14、黑暗中生物不進行細胞呼吸。
15、溫度越高農作物產量越高。
16、細胞越大物質交換效率越高。
17、酶只能在細胞內發生催化作用。
18、細胞都能增殖、都能進行DNA復制,都能發生基因突變。
19、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20、細胞分化時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21、細胞分化就是指細胞形態、結構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22、病毒能獨立生活。
23、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有細胞核或核糖體。
24、精子只要產生就能與卵細胞受精。
25、人和動物、植物的遺傳物質中核苷酸種類有8種。
26、基因只位于染色體上。
27、染色體是遺傳物質。
28、DNA能通過核孔。
29、人體不再的體細胞中共有46個DNA分子。
30、同一個人的不同細胞所含DNA不同、所含RNA相同。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3
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一)概念
1、物質: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
2、循環:無機環境生物群落。
3、范圍:生物圈。
(二)特點: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2、具有循環性。
二、實例——碳循環
(一)無機環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鹽。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機物。
(三)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形式(如圖)
1、大氣中的碳元素進入生物群落,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實現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傳遞,主要靠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形式為有機物。
3、大氣中CO2的來源有三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動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燒。
4、實現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循環的關鍵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5、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傳遞時,只有生產者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其他各成分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四)特點:具全球性,可反復利用。[
(五)溫室效應與氣候變暖
1、溫室效應的形成:CO2與懸浮粒子是決定地球溫度及氣候的關鍵因素。CO2能吸收太陽輻射的紅外線。當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時,使地球變暖,這種熱能又以紅外線的形式向太空輻射,再次被CO2吸收,從而使大氣層成為地面的保溫層,起到保溫作用。
2、大氣中CO2含量持續增加的原因:
(1)工廠、汽車、輪船等對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氣中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積的破壞,大大降低了對大氣中CO2的調節能力。
3、影響:
(1)氣候變暖會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這樣就使沿海城市和國家面臨滅頂之災。(2)由于氣候變化,也改變了降雨和蒸發機制,影響農業和糧食資源的生產。降雨量的變化使部分地區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澇,并使病蟲害增加。
4、緩解措施:
(1)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
(2)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
(3)開發清潔能源。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4
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實驗)基礎知識
⑴.什么是加酶洗衣粉?
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
⑵.目前常用的酶制劑有哪些?
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纖維素酶;
⑶.應用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是哪些酶制劑?
有堿性蛋白酶和堿性脂肪酶;
⑷.堿性蛋白酶有什么作用?
能將血漬、奶漬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肽,使污跡從衣物上
脫落。
⑸.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酶制劑的活性,使加酶洗衣粉失效?怎樣解決這一難題?
溫度、酸堿和表面活性劑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耐酸堿、耐高溫耐受表面活性劑的酶,并用特殊化學物質將酶包裹。
小資料:普通洗衣粉與加酶洗衣粉的區別
普通洗衣粉含磷,含磷污水可能導致微生物和藻類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污染;
加酶洗衣粉減少了表面活性劑和三聚磷酸鈉的用量,使洗滌劑朝低磷方向發展,減少對環境
的污染。
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實驗設計
⑴.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實驗包括哪些問題?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對衣物污漬的洗滌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樣的溫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
三是添加不同種類的酶的洗衣粉,其洗滌效果有哪些區別?
⑵.如何有效地控制變量?
盡管實驗有所不同,但是控制變量的思路是一致的。
①.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對衣物污漬的洗滌效果實驗中
自變量是洗衣粉的種類(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控制變量是衣物的材質、污物的種類、污物的面積、污物的存留時間、洗衣粉的用量、
水溫、PH、洗滌時間等都要相同;
②.探究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是溫度實驗中
自變量是溫度;
控制變量是衣物的材質、污物的種類、污物的面積、污物的存留時間、洗衣粉的用量、PH、
洗滌時間等都要相同;
③.探究添加不同種類的酶的洗衣粉的洗滌效果實驗中
自變量是加酶的種類;
控制變量是衣物的材質、污物的種類、污物的面積、污物的存留時間、洗衣粉的用量、PH、
洗滌時間等都要相同;
⑶.(如何)考慮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況?
①.考慮洗滌效果;
②.考慮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滌成本。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5
1、內環境理化性質的變化:
⑴、體溫的變化(正常情況下):
①、不同人的體溫不同
②、不同年齡的人體溫不同
③、不同性別的人體溫不同
④、同一人24小時內體溫不同。
2—4時較低,14—20時(差幅不超過1OC)
⑵、變化原因:新陳代謝
2、穩態: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3、人體各個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4、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
5、功能上與內環境穩態相聯系的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
6、內環境穩態的意義: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7、內環境需要維持穩態的根本原因:
⑴、細胞代謝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影響。
⑵、細胞代謝正常進行要求細胞形態結構正常,滲透壓的變化影響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二、應會知識點
1、體溫:指人體內部的溫度。
⑴、口腔:36.7—37.7OC(平均:37.2OC)
⑵、腋窩:36.0—37.4OC(平均:36.8OC)
⑶、直腸:36.9—37.9OC(平均:37.5OC),最接近人的真實體溫;臨床上多測定腋下或口腔溫度。
體溫隨年齡增長而緩慢降低;女性體溫平均高于男性0.3OC;
2、體溫恒定的意義:
恒定的體溫能夠保證酶的活性適合于新陳代謝的需要,從而確保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3、內環境穩態的具體內容:PH、溫度、滲透壓、理化性質和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等。
如:血鈣、磷含量降低會影響骨自主的鈣化,導致兒童患佝僂病、成人患軟骨病。
血鈣含量過高會引起肌無力等疾病。
高二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精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