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最新5篇
推薦文章
高一生物在整個生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新高一又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難點,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高一生物知識點,希望大能幫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知識點1
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種群是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總和。
所有的生態系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還有賴以生存的無機環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通過食物關系而構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渠道。
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頂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過生物富集作用,體內的有害成分卻越多。
人們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設法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高一生物知識點2
細胞學說的建立:
1、1665英國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設計與制造的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140倍)觀察了軟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細胞的構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這個詞來對細胞命名。
2、1680荷蘭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觀察到活細胞,觀察過原生動物、人類精子、鮭魚的紅細胞、牙垢中的細菌等。
3、19世紀30年代德國人施萊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這一學說即“細胞學說(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高一生物知識點3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為: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僭思毎簾o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谡婧思毎河泻四?,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俅罅繜o素:c、h、o、n、p、s、k、ca、mg
?、谖⒘繜o素:fe、mn、b、zn、mo、cu
?、壑饕兀篶、h、o、n、p、s
?、芑驹兀篶
?、菁毎芍刂?,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為蛋白質。
高一生物知識點4
(1)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蛋白質主要由C、H、O、N4種元素組成,很多蛋白質還含有P、S元素,有的也含有微量的Fe、Cu、Mn、I、Zn等元素。
(2)氨基酸結構通式的表示方法:結構特點是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再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團。
(3)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瘜W式表示為—NH—CO—拓展:
?、偈ニ肿訑?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對于環肽來說,肽鍵數=氨基酸數)
?、诘鞍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量-失去水分子數×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垡粋€肽鏈中至少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在肽鏈內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生物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組成不同蛋白質的氨基酸數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鏈時,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蛋白質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
(5)有些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成分,如結構蛋白;有些蛋白質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如血紅蛋白;有些蛋白質起信息傳遞作用,能夠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如胰島素;有些蛋白質具有免疫功能,如抗體。
(6)核酸的元素組成有C、H、O、N和P。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一生物知識點5
一、傳統發酵技術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反應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菌種來源: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養的酵母菌。
3)條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時間放氣(CO2)
4)檢測: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灰綠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為乙醛,再變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條件:30-35℃,適時通入無菌空氣。
3、腐乳制作:
1)菌種: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產生的蛋白酶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3)條件:15-18℃,保持一定的濕度。
4)菌種來源:空氣中的毛霉孢子或優良毛霉菌種直接接種。
5)加鹽腌制時要逐層加鹽,隨層數加高而增加鹽量,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無氧呼吸,反應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過程:①將清水與鹽按質量比4:1配制成鹽水,將鹽水煮沸冷卻。煮沸是為了殺滅雜菌,冷卻之后使用是為了保證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不受影響。②將新鮮蔬菜放入鹽水中后,蓋好壇蓋。向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以保證乳酸菌發酵的無氧環境。
3)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俜椒ǎ罕壬?
?、谠恚涸邴}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相關文章: